杜月笙是上海滩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一个小混混一步步成长为上海滩最大的黑帮老大。 他为人低调谦逊,性格温和,对兄弟讲义气,对手下照顾有加。他很少发脾气,总是以理服人,因此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拥护。
他曾经说过人分三类:第一类人:没本事,有脾气;第二类人:有本事,有脾气;第三类人:有本事,没脾气。
人分三六九等,分法不同,细分起来规则有无数种。杜月笙的这个分法,对多数人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脾气和本事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决定了很多人的一生,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在这两个维度里打转转。
一个人的脾气好坏,并不取决于他的本事大小,而是取决于他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期望。
本事反映了一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解决的是生存能力问题,决定着能不能生存下去,能生存的好一些还是生存的差一些的问题。
脾气则是个人在面对情绪波动时的反应和处理方式,解决的是生命品质问题,决定着天天过得开不开心,是开心的时候多一些还是不开心的时候多一些的问题。
有脾气或许是人没有完全退化的兽性,而不是个性。发脾气的本质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脾气这东西对人有害无益,对真正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只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影响自己的判断。
发脾气其实就是看不懂问题的实质所在,是对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一种情绪表达。
尝试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增长自己认识问题本质的能力,很多脾气也会消散于无形。
老人经常劝告我们要'长本事,减脾气' ,而不是整日的无能狂怒,因此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一个本事大过脾气,本事控制情绪,本事化解情绪的人。
本事不足的人,往往需要用脾气来虚张声势,掩盖内心的不安与自卑;而真正有本事的人,深知实力才是底气,他们把精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不屑于用脾气彰显存在感。
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才是本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但把脾气拿出来,随意发泄,那叫本能;而能够把脾气压下去,用理智和冷静去面对问题,那才叫本事。
一个人的本事和脾气成反比,越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没有脾气。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不会轻易发脾气。
第一类人: 没本事,有脾气。
脾气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也可能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当脾气大于本事时,往往会让人陷入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稍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仿佛整个世界都对不起他们。这样的人,往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被情绪左右,很难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脾气大的人如同易燃易爆的火药桶,一点就着,无论是在职场上,家庭中、还是社交场合,都可能因为无法控制的怒火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在生活当中,有些人日子过得不太富裕,也没什么本事,赚钱不多,工作一般,再加上在社会上没地位,家庭里没温暖,通常都会内心很脆弱,很怕别人看不起,会比较在意别人的目光。
他们往往自尊心和虚荣心较强,爱面子,内心敏感,控制情绪的能力往往比一般人差,表现出来就是易怒,怨气比较大,抱怨社会不公平。
当他们自尊心得不到满足,能力匹配不上更高级别的尊重,有些人就会通过发脾气或者更极端的方式来获取。
在家庭生活中,脾气大的人往往是家庭和谐的破坏者。有些父母,工作不顺、生活压力大,回到家就对着孩子和伴侣大吼大叫,把家人当成情绪的垃圾桶。
他们觉得在外面受了气或者没挣到钱,回家发泄是理所当然,夫妻二人因为生活琐事而起争执,一方脾气大发,怒吼、摔东西,这样的场景不仅让彼此的心灵受到伤害,也让家庭氛围变得紧张压抑。
对于孩子来说,在一个充满愤怒和争吵的环境中成长,可能会导致他们性格上的缺陷,如胆小怯懦或者叛逆暴躁。
在社交场合中,脾气大的人可能会因为一点小摩擦就与他人发生冲突,因为一个玩笑就怒目相向大打出手,这都是脾气大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脾气大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脆弱和不成熟,本质是在情绪上缺乏应对能力。
他们往往是因为自己在心理或生理上有某种不满或压力,内心得不到足够的认可或满足,导致他们对外界的刺激过于敏感和反应过激。
所以通过发脾气来发泄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来试图吸引他人的注意,以此来提高自己在社交环境中的地位。
他们可能会因为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就觉得受到了侮辱或威胁,然后就会用言语或行动来攻击对方,试图维护自己的尊严或利益。 他们可能会认为这样做是为了自卫或正义,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表现自己的无理和无能。 一个人的脾气往往能反映出他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脾气比他的能力还大,那么他的生活将会变成一场悲剧。
正如俗话所说:“弱者容易发怒,强者则能保持冷静。”
有人在菜市场为几毛钱与人争执不休,有人因口角之争而大打出手,还有人在工作不顺时对同事发泄情绪。 这些行为背后,其实都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无力——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这一类人总是习惯性的发泄自己的脾气,总把所谓的失败原因归结于外界和他人,说到底所谓的发脾气,无非都是推卸自己的责任。 正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这种推卸责任的本质无非是没能力去解决问题,恰恰又难以面对自身的局限,于是借助脾气周全自己。
就像作家王小波说的那样:“人的所有痛苦,其实都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愤怒。”我们要做的不是表现无能,而是展现本事。
坏脾气不仅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他们会让自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越发火越不开心,越不开心越发火。
你注意观察你的周围,所有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过得一团糟。永远不要气愤,所有的气愤都是愚蠢的。
有本事的人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换办法再试,不会被情绪带偏。所以说有本事的人是没有情绪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把脾气看作成一种情绪,一种发泄,可实际上暴躁的脾气背后,隐藏的是他们的忍耐能力和控制能力的低下。
情绪控制不仅是一个人自律的表现,也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若连最基本的情绪都无法管理,人就难以有效地执行任务或做出理智的决策。
第二类人:有本事,有脾气。
“才子多脾气”,这句话在民间广为流传,仿佛成了一种默认的社会认知。它似乎在告诉我们,那些在各自领域内才华横溢、能力超群的人,往往伴随着难以驾驭的脾气。
在工作中,有本事的人往往被认为具有独立和特立独行的特质。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和工作,而不是盲目追随他人。
而这种独立性有时会被误解为固执或难以合作,进而被贴上“有本事,有脾气”的标签。
有本事的人,往往个性鲜明,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他们的脾气,是才华的附属品,也是性格的双刃剑。这种鲜明的个性能让他们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关键时刻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
有本事的人会发脾气,但从不迁怒于人。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发脾气。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是本事,而发该发的脾气则是他们为人处事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第三类人:有本事,没脾气。
“有本事,没脾气”的人,在生活当中非常少见。他们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比常人更擅长于控制情绪。 因为只有拥有一定的掌控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本事,这是一个正向提升的循环,因而越是有能力的人,往往就越是没脾气。
在公司中,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大老板在普通员工面前显得和颜悦色、平易近人,他们本事超群且擅长自控。
在家庭生活中,那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人,他们即使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回到家也能收起脾气,耐心倾听家人的分享,和孩子一起玩耍,与伴侣沟通交流。 他们明白,家人是最珍贵的财富,不能让坏脾气毁掉这份温暖。
那些“有本事,没脾气”的人,在社交中也总是能够包容他人。他们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发脾气,而是以幽默、豁达的态度对待。
即使遇到不礼貌的行为,他们也能冷静应对,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明白,社交是一种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发脾气只会让自己的形象受损,失去朋友和人脉。
“有本事,没脾气”的人往往内敛而平和。这种特质,源于他们内心的底气与格局。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无需通过发脾气来证明自己彰显权威。
他们通常能够更加冷静和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挑战。他们的情绪稳定和成熟的行为方式,使他们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理智,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他们往往能够做到深藏不露,他们懂得如何在关键时刻隐忍和自我克制,不会轻易地受到外界的干扰或挑战。 能够抑制本能冲动,将情绪压制并合理处理,是他们真正成熟的表现。
他们目光长远,明白情绪只会干扰决策,破坏人际关系。因为素质,修为,涵养,学识,能力财力会综合一个人的品格。
越是没有脾气的人,越是能够从人群中脱颖而出,成为让人敬仰的成功者。而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尊重人,知道照顾别人的尊严就是积攒自己的福报。
他们不发脾气,不等同于没有自己的态度,相反,脾气只是他们作为表达态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能控制自己情绪,不让情绪成为宣泄冲动的工具,才是一个上等人的基本素养。
真正看清一个人,不要看他平时温文尔雅的样子,而是要看他极度愤怒时的样子。 因为生气的状态是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本性,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和人品。
脾气永远不要大于本事,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箴言,也是给我们更多的警醒。 我们都想成为“有本事,没脾气”的人上人,那么就要努力精进能力,更要慢慢收敛脾气。
越是性格温和、能力强大的人,越能在一路前行的过程中,收获自己想要的东西。 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