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见 Cursor!全新开源编程神器,狂揽 59.3k 星!

 万皇之皇 2025-05-19

每天打开电脑,面对繁重的编程任务,是否常常感到传统编辑器响应迟缓、功能臃肿?

在多人协作项目中,是否曾为实时沟通和代码共享而烦恼?当遇到复杂问题需要 AI 辅助时,是否又被工具的性能瓶颈所困扰?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遇见了 Zed,一款由 Atom 和 Tree-sitter 创造者打造的高性能、多人协作代码编辑器。

再见 Cursor!全新开源编程神器,狂揽 59.3k 星!

与传统编辑器不同,Zed 使用 Rust 语言从零构建,充分利用多核 CPU 和 GPU 性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编程体验。

现在,这款令人惊艳的编辑器已经开源,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利用它彻底改变我们的编程方式。

项目亮点

Zed 编辑器的核心理念是'思考速度编码',它提供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

  • 极致性能:完全使用 Rust 语言构建,自研 GPU 加速 UI 框架,启动速度和响应速度远超基于 Electron 的传统编辑器。
  • 实时协作:内置多人协作功能,可与团队成员实时共享代码、聊天交流、共同编写文档,无需额外配置。
  • AI 集成:原生支持代理编辑,可利用 Claude 3.7 Sonnet 等先进 LLM 模型生成、分析和转换代码。
  • 多缓冲区视图:创新的多缓冲区功能允许在一个编辑表面上组合和编辑来自代码库不同部分的片段。
  • 高效终端:快速原生终端与 Zed 的语言感知任务运行器和 AI 功能紧密集成。
  • Vim 模式支持:一流的模态编辑支持,包括文本对象和标记等高级功能。
  • Git 集成:原生支持暂存、提交、拉取、推送、查看差异等 Git 操作。
再见 Cursor!全新开源编程神器,狂揽 59.3k 星!

安装指南

安装 Zed 非常简单,无需复杂配置。根据不同操作系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快速开始:

macOS 系统

  1. 访问 Zed 官方下载页面
  2. 下载 macOS 安装包(.dmg 文件)
  3. 打开下载的文件,将 Zed 图标拖到应用程序文件夹即可
再见 Cursor!全新开源编程神器,狂揽 59.3k 星!

Linux 系统

  1. 可以直接从 官方网站 下载
  2. 或通过包管理器安装:sudo apt install zed-editor(Ubuntu)
  3. 解压缩下载的 tarball 文件并创建符号链接:
mkdir -p ~/.localtar -xvf <下载路径>.tar.gz -C ~/.localln -sf ~/.local/zed.app/bin/zed ~/.local/bin/zed

Windows 系统: 目前官方尚未提供 Windows 版本,但已在开发中(跟踪issue)。

如果迫不及待,可以通过 WSL2 的方式在 Windows 上使用 Zed。

使用指南

Zed 的界面设计简洁直观,上手极为容易:

  1. 首先熟悉命令面板,按下 cmd-shift-p(macOS)或 ctrl-shift-p(Linux)可快速打开它
  2. 输入关键词即可筛选命令,如输入 'new file' 可快速创建新文件
  3. 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浏览项目文件结构,中间编辑窗格进行编码
  4. 通过内置的终端可以直接执行命令行操作
  5. 使用 AI 功能时,只需打开代理面板,描述你的需求,AI 将根据你的指令执行相应操作

Zed 还支持丰富的自定义设置,可以通过配置文件调整诸如字体大小、主题、缩进风格等各项设置,打造属于自己的编辑环境。

再见 Cursor!全新开源编程神器,狂揽 59.3k 星!

写在最后

在这个代码编辑器竞争激烈的时代,Zed 凭借其极致性能和创新功能脱颖而出。无论是日常编码还是团队协作项目,Zed 都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当我们需要快速编写代码时,Zed 的响应速度让我们感受不到任何延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内置的 AI 助手能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使用 Zed,我们可以更专注于创意和解决问题本身,而不是被工具的限制所困扰。这就是高效编程的未来,更快、更智能、更愉悦。

GitHub 项目地址:
https://github.com/zed-industries/zed

更多免费AI功能 云片AI:https:///?f=tt

本文完,记得随手点个赞、收藏和转发三连,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下,后续我再研究点新东西分享给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