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3斤紫苏叶,消除患者3年肝囊肿后,我明白:医术没有高低之分,但医德有!

 xyf4345 2025-05-19 发布于浙江

我的父亲是闻名乡里的老中医,在那个医疗条件艰苦的时期,医患之间却非常信任。他常常为了治疗患者而奔波千里,对于贫困的患者,更是从未收取过一分钱。

他常说:医术没有高低之分,但医德有!把金钱看得比患者还重的人,不配为医。

父亲生前最引以为傲的治疗成果之一,便是肝囊肿

对于这类疾病,中医一副药也只是几十块钱,然而西医手术费却高达万元,而且不能彻底治愈。有良知的医生都不会推荐患者盲目进行手术。

图片

去年,有一位患者,48岁,右上腹胀痛已有3年,检查发现肝囊肿,4.8*5.6cm。服用西药2年,效果不佳,后来当地医生建议手术,他犹豫再三,拒绝手术,决定尝试中医调理。

详细了解患者情况后,给他开方:紫苏叶、麻黄、冬葵子、桂枝、附子、甘草、猪板油、丝瓜络。

服药2周后,患者腹胀减轻,精神状态也好了;续服2个多月,复查肝囊肿已完全消失。

这个方子为什么能够消囊肿呢?

图片

在中医看来,肝囊肿就是长在肝脏上的“水泡”,本质上是肝阳不足,导致阴寒凝结,就像夜晚阴气浓重,水汽会凝结成露珠一样。

治疗的关键在于补充肝脏阳气,让阴寒消散

因此,用药思路如下:

紫苏叶+附子+桂枝——补阳气紫苏叶唤醒肝阳,附子培固命火,桂枝通脉化气三者配伍,补充肝脏阳气,温煦全身经络,驱散阴寒之邪。

图片

猪板油+丝瓜络——畅通三焦三焦是气血津液运行要道,三焦不畅则阳气难达肝脏。猪板油贯通三焦,丝瓜络疏通脉络,二者刚柔结合,可重建三焦通利体系,实现补而不滞、行而不伤。

麻黄+冬葵子——双路排浊:麻黄发汗提壶揭盖,冬葵子通淋釜底抽薪,表里同调加速肝脏水液代谢,助力肝脏排出水泡。

甘草——调和诸药甘草调和诸药,缓烈性、调药势、护正气,使药效更好的发挥作用。

图片

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也会影响方子的配伍和用量:比如肝肾阴虚者,可加当归、熟地黄等(滋阴养血);肝郁气滞者可加柴胡、郁金等(疏肝理气);肝胆湿热者可加泽泻、茵陈(清肝利胆)。

我见过很多前辈医生,七八十岁依然坚守在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榜样。虽然现在有不少披着白大褂的“豺狼虎豹”,但我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居多,只要医生多一份善心,患者多一份理解,医患关系会重现昔日荣光。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