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求《访友图》原作: 《访友图》解析:
原图细高、高 宽比约为三比一,现改为二比一。原图过桥后有巨石,似无路可通,现将 石改小,让出小路。 临摹用生、熟宣皆可,范画用的染旧矾纸,临摹时用白纸,不用染黄。
第一步:勾勒
先用木炭条分割画面。右下近景 “起”,略呈斜三角形。过桥后向左为“承”,再折返向右为“转”,中间部分较满,要留出云气。从中部右方向上起伏呈“之”字形走势,主山为“合”。画面右下角平势,中部宽大,右上部高起。左上空白题字。定稿后由淡而浓勾出人与景物 。
第二步:皴、擦
山石纹理用披 麻皴。此图皴笔较 长且疏,皴时笔半 侧,拉笔拖行,笔 锋实中有虚(飞白), 然后笔头更干一些, 侧锋擦出山石质感。
第三步: 点、染
用尖锋画竹、柳、夹叶和扇形松针、点叶用秃笔点胡椒点、横点。青 苔秃笔圆点。
淡墨染松叶及点叶,不染夹叶。再按山石结构染暗部。 如用生宣纸,就用一支涮干净的大羊毫笔,挤去多余水分,蘸调好的淡墨顺山 石轮廓最暗部起笔, 慢慢向亮处渲使山石从深到浅再到白逐渐过渡,最白处不要染。
如用熟宣(矾纸或绢),则用两支笔,先用蘸淡墨的笔从最暗部底轮廓线起笔,然后用清水笔扫其边缘,使之从黑到白自然过渡,不留笔痕。
点叶时,从中心向外,约染80%即用 清水笔扫其边缘,不要染出。在生宣上染树,则是蘸淡墨后,从中间向外染八九成即停,免得洇出。
第四步:设色
按浅绛法,先以淡赭染人物面部和手、房屋和桥梁木制部分、树的枝干(树枝干也可留白)、山石的亮部。需浓重处,可调赭墨加染。松叶和点叶、青苔及山石暗部、瓦顶用墨青。
草房顶赭黄,柳叶和竹草绿,夹叶可染草绿或朱磦。衣服按人的身份,官员为红袍、紫袍,书生衣纹勾赭 (挤出白衣,不染白粉) ,佣人青衣,小童服色青、蓝、绿皆可,淡花青勾染水纹。
赭墨即赭石稍加墨中。中国画颜色中现有焦茶色, 同赭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