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女关系中最隐性的伤害,不是打骂、不是贬低,而是女儿长期、持续地去承接母亲的负面情绪。 因为女儿最能共情,所以天生就是母亲情绪的垃圾桶。尤其是这个家庭中的父亲是缺位的,那女儿就变成了母亲唯一的情感出口,你要调解父母的争吵,要消化母亲对丈夫的失望,甚至还要替代父亲去承担家里的责任。所以才会有那句,很多母亲都在试图把女儿改造成丈夫。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这是母女俩亲近的表现。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母亲频繁地向女儿诉苦,是在剥夺女儿的精神能量。因为诉苦的本质是发泄,是试图获得女儿的同情来彰显自己的劳苦功高,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但却不知道,自己的诉苦,会给女儿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首先第一个,这个女儿会非常的缺乏自我认同感。 也就是你会形成一个错误的自我认知:我是不重要的,我是一个负担,甚至自己本身的存在可能就是一个错误。因为你从小习惯了承接来自母亲的负面情绪,你会一边在心疼母亲的过程里一边又产生愧疚,你会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母亲不会这么辛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扭曲的自我认知,就会严重损害你的自我价值感,在亲密关系中,也更容易被一些“有毒的伴侣”吸引,比如说NPD、表演型人格等,而不会去选择那些真正爱自己的人。因为你的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对待。 甚至伴侣越有问题,你越会生出一种强烈的拯救欲。因为从小你就习惯了把母亲的需求放在首位,长大后,你也会把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经常在感情里做出一些妥协与让步,用原谅和隐忍去无底线的包容另一半,把拯救对方当作是自己的义务。 其次,就是会对亲密关系产生认知偏差。 如果父母的婚姻关系不好,经常吵架,并且母亲动不动向你抱怨父亲,说自己有多惨,那在这种氛围下,女儿对亲密关系的认知就会走向两种极端。 要么就是早恋,谁对你好你就喜欢谁,黄毛给点廉价的情绪价值,就能把你骗走。长大后也只想着快点找一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至于对方是不是一个合适的人你都不会考虑。因为你的内心太孤单了,你太需要得到别人的情绪价值。 因为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女儿也是需要共情的。可以说妈妈的情绪决定了女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决定了她对人生的幸福感。那如果从小母亲都是向女儿传递的负面情绪,她内心的情感就是被压抑的,长大后就会迫切地渴望从他人那里来得到满足。 另一个极端就是,会对男人抱有敌意。你会认为男人都是不可信的。从而导致你无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中,又或者是在关系里成为跟你妈妈一样爱诉苦的人,重复母亲的人生剧本。 明白了吗?如果你就是一位母亲,我真的建议你,不要让你的女儿去承担你的痛苦。她只是个孩子,没有办法去消化你的痛苦,你的问题应该去寻找具备解决能力的人去解决,而不是让你的女儿成为你不幸的延续。 那如果你就是那个从小浸泡在妈妈眼泪中的女儿。记住,你们可以同情妈妈,但不要共情妈妈的苦难。因为共情妈妈就是承受她的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妈妈的婚姻不幸和遗憾,是她的人生课题。而对你来说,你的人生课题就是活出完整的自己。停止用懂事来绑架自己,你只有先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女儿。 我是雨宸,如果你有情感或者心理上的困惑,可以来听我的课,我会用更专业的视角带你疗愈自我,提升认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