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让自己感到困难的事情。昨天是一个小小的突破。我一直在练习RS和WFD,但还没有参加过考试。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准备,打算准备好之后再去考。散步回来后,我进行了听力模考,感觉与平时不同。 RS,RA以及其他平时不常练习的题型都练习到了,而且我发现RL和SST其实是同一种类型。只不过一种需要用模板加上对应的口说,因为时间短,所以对语法的要求比较高,而summary spoken test则是利用模板总结一篇文章并打出来,这时需要检查拼写。所以,同一种题型,一个是考察听力,一个是考察听力加写作。 虽然都做得不太好,但一旦开始模考,在那个状态下还是更容易集中精力的。还有一些其他不重要的题型,就花少一些时间在模考时训练一下就行。平时主要还是练习这些重要的题型。 今天早上不到6点就起床了。我先写了日记,然后做俯卧撑、洗漱、称体重,就开始练习2A题。今天就练习了一道题,这确实需要聚精会神。就这样,每天花2个小时的时间练习一道2A题,练习14天之后,语感慢慢出来就会简单一点了。 学过这个知识点,比如连读、弱读、爆破音等。这些概念虽然停留在纸面上,但只有真正去练习时,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感觉。就像说"all over the world",现在说多了,感觉就很顺口了。 这就像学游泳一样,再多的理论知识,如果不下水练习,不呛几次水,是很难学会的。关键是要形成肌肉记忆。今天看《心力》这本书,邓亚萍写的高手靠直觉。这个直觉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平时无数次的练习和重复,当需要用时,直接条件反射就出来了。如果靠控制,就容易紧张。 比如我读"child"的时候,总是读成"children"。因为当时学英语时,"children"学得多,"child"学得少。现在只能通过多练多说,不断重复,把这个习惯改过来。 ---------end--------- 日更十年,记录生活,真诚分享,一起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