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5)王阳明:山高万仞,只登一步

 青旗沽酒有人家 2025-05-19 发布于河南

        王阳明和弟子爬山,一半弟子没有登顶,另一半登顶的也都气喘如牛。山巅,王阳明提议大家赋诗,众弟子在一旁气喘吁吁丝毫没有心情。王阳明却不疾不徐气定神闲地赋诗数首。

         弟子惊讶。问王阳明:“老师您年纪大,体力不比我们好,为何反而不累?”王阳明答:“我爬山时,并不看山有多高,路有多远,只是走脚下的一步。”

        生活中很多累,不是身累,是心累物理的疲劳还没形成,心里边先感到疲惫了。

         不为远方的庞大任务忧虑,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是每个中年人的必要修养。否则,对不起这些年起起伏伏的心路历程。

        有句话,“不为八公里和两小时以外的事情忧虑。”生活中太多的焦虑和压力,来自于未必真会到来的未来。

         年轻事遇事常常焦虑。在镇上工作的时候,有次晚上加班给上级报送一批评审材料,忙到凌晨三点。回到单位宿舍匆匆睡下,一晚上都在做梦。梦里去交材料,怎么也交不上,着急醒来。看看时间还早,再睡去。继续做梦,居然连着刚才梦里的情节,继续交材料,仍然交不上。反反复复,天亮前醒了睡、睡了醒,七八次。每次入睡后都做梦,每次的梦都能连上,就像在梦里播放一部电视连续剧。

         第二天,顶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到上级单位,结果完全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烦琐。才发现,自己用功过了头,做了很多额外的工作,操了很多不必要的心。

          几年后,被抽调督导一项全市的活动。中间开阶段性推进会,安排了二十多项具体的工作。会议结束,同组的年轻人近乎绝望地感叹:“这么多事儿,二十多天的时间,咋办啊!”我安慰他说,“没事儿,一件件干,到某月某日(活动结束时间),所有的事儿自然就干完了,想再干也没有。”

         活动结束,他很高兴,“哥,终于结束了。不过,像你说的,真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这两件事,后来常常复盘,作以对比。然后告诉自己,别为未来的事过多焦虑,化整为零,一件件做、一步步走就行了。

         唐代的寒山和尚有一首诗: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
         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
         下视禾根土,上看桑树头。
         秤锤落东海,到底始知休。

         为自己、为子孙,为未来永远无法预知的种种琐事忧虑,大可不必。罗隐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曾国藩说,“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下不杂,既往不恋。”该是这样。

         王阳明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放心”,丢失本心。思虑太多,只会丢失了自己。做就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