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要培养晴雯做宝玉的屋里人、小妾,理由简单而明确:“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因为晴雯长得漂亮,针线好,“情性爽利,口角锋芒”。想想看,屋里放着一个又漂亮、又能言善辩、又心灵手巧的美妾,恐怕是大多数古代男人——也包括部分现代男人——的梦想吧。 ![]() 王夫人不喜欢晴雯。不是不喜欢晴雯这个人,而是不喜欢这类人。“王夫人最嫌趫妆艳饰,语薄言轻者”、“我一生最嫌这样的人”。她喜欢的是“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正好是袭人的类型——或者说,是袭人努力营造的、王夫人以为的那种形象。 ![]() 宝玉呢,只要漂亮,什么样的都喜欢。“没嘴的葫芦”袭人,“情性爽利,口角锋芒”的晴雯,甚至只见过一次面、说了两句话的二丫头:“宝玉恨不得下车跟了他去”;甚至没见过面的傅秋芳:“虽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甚至不知是真是假、是精是怪的雪下抽柴的茗玉小姐。 ![]() 但,宝玉并不打算和晴雯相伴一生,也就是说,他不打算娶她为妾。他俩最严重的一次争吵,也正因此而起:“将来怎么样?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 ![]() 宝玉将来一定会另娶正妻,那个正妻才是“当家立事”的人。即使在娶妻之前,怡红院已经有袭人负责一切庶务了。所以即使娶了晴雯,也轮不到她在这屋里“当家立事”。宝玉说晴雯“明儿你自己当家立事”,就是打算过几年把她放出去,“往外聘作正头夫妻”。难怪晴雯一语刺心,跟宝玉大吵起来。 ![]() 晴雯不光跟宝玉吵,还跟袭人、碧痕吵过,背地里抱怨过宝钗,顶撞过黛玉(虽然她并不知道敲门的是黛玉),打压过小丫头小红、坠儿,骂过坠儿娘、春燕娘……这样的性格,哪怕再漂亮再聪明再灵巧,也不是侯门公府姨太太的合适人选。 那么,贾母为什么会选中晴雯,只看到她的优点、完全无视了她的问题缺点? ![]() 《红楼梦》是一部动态的作品,人物形象都是发展变化的。赖嬷嬷买晴雯时,她才十岁,被孝敬给贾母使唤;《芙蓉女儿诔》说她死时“凡十有六载”,又说宝玉和他“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奇”。这样算来,她在贾母跟前使唤的时间,最多不过几个月而已。 ![]() 晴雯的托大、脾气差,大概是离开贾母之后才培养起来的。是宝玉的溺爱和纵容,才把她惯成了这个样子——惯坏她之后,宝玉又撒手不管了。不仅王夫人的“逐晴”不能阻止挽回,就是不“逐晴”,宝玉也准备过几年就把她打发出去。 ![]() 宝玉只享受晴雯最青春美好的几年岁月。她的坏脾气,就留别人去承受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