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方来源于中国药典、古今经典名方及中国目前已有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以其命名的科学性、组方的合理性、临床疗效的确切性、使用时的安全性为遴选标准,筛选出9种益寿延年类中成药。本文内容丰富,科学性与实用性强。可供中医、西医等各级医师和乡村医生临床用药参考,也是家庭保健自选中成药的良友,药材经营部门和医院药房采购经销的参谋,生产厂家交流信息的桥梁,中药店从业人员交流学习的参考资料。 益寿延年类中成药是指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采用多种中药材配伍,具有补益肝肾、养血填精、强筋骨、延缓衰老等功效的药物。这类药物通常用于增强体质、改善老年人常见的不适症状,以达至延年益寿的目的。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多样,有的通过调节人体内分泌系统,促进激素平衡,提高身体机能;有的则通过增强免疫力,提高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此外,这类药物还能改善睡眠、增强记忆力、调节血压、保护心脑血管等。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因素。这包括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心态以及充足的睡眠等。益寿延年类中成药是传统医学的瑰宝,合理使用可以全方位地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为人们的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下面介绍9种益寿延年类中成药在临床上的运用,供选药用药时参考: 1、 益龄精——眩晕、早衰、老年体弱、病后虚衰、遗精滑泄 【药物组成】制何首乌、金樱肉、桑椹、女贞子 (酒蒸)、豨益草(蜜酒蒸)、川牛膝(酒蒸)、菟丝子(酒 蒸)、蜂蜜。 【方义分析】本方取《世补斋医书》何首乌延寿丹之意而药更精专。重用制何首乌以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为主药。辅以金樱子、桑椹、女贞子以加强补肝肾滋阴养血之功,又能固精益髓。菟丝子辛甘而平,既能养阴,且能补阳,同前药合用,所谓平补阴阳,具有阳生阴长之效。川牛膝、豨益草既能补肝肾强筋骨,又能通经络,尤以酒拌蒸熟,更寓补于通之中,以为佐使,使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具补肝肾,益精髓之功。 【临床运用】有补肝肾、平肝阳、益精髓的功效,适用于头晕目眩、夜尿频数、耳鸣心悸等病症的治疗。本方为抗衰老的滋补剂,多用于肝肾阴虚,精髓不足之证。举凡眩晕、腰痛,年高体弱,病后虚衰,遗精等病症,属于上述证候者均可选用。使用本方的主要指征为:头昏头晕,目眩耳鸣, 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筋骨酸软,腰背疼痛,遗精滑泄,舌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其主要病症如: (1)早衰、老年体弱、病后虚衰 属于肝肾阴虚, 精髓不足之证者。症见形体消瘦,神疲健忘,耳鸣耳聋,头目昏花,须发早白,发脱齿摇,尿频或有失禁, 脉沉细而弱等一系列衰老病症者,可以选用。 (2)遗精滑泄 由于肝肾不足,失其固摄之权,致精关不固,遗精滑泄,兼有腰膝酸痛,神疲乏力,头昏失眠,小便频多,夜间尤甚,或尿后余沥不尽,甚至遗尿失禁等,用本方可以滋阴益肾,固精缩尿。 (3)眩晕 年高肝肾虚衰,或肝肾阴血不足脑髓失养而致头目眩晕,耳鸣失聪,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或腰腿酸软,足膝无力,动作迟缓,步履艰难,夜寐梦多,舌红苔少,脉沉细而弦,西医之脑动脉硬化,或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病等有上述之证者可用之。 【制剂与规格】 ①蜜浆剂:每瓶10毫升、100 毫升;②颗粒剂:每包10克(相当原生药15克)。 【用法与用量】口服。蜜浆剂:成人每服10毫 升,一日2次。儿童每服5~10毫升,一日2次。 【注意事项】 下焦湿热或阴虚阳亢,虚火上炎者不宜。 【配方来源】《世补斋医书》。湖南省药品标准。部颁6册。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2、抗衰复春片——虚劳、阳痿、带下、眩晕、贫血、宫颈炎、神经衰弱 由红参、鹿茸、巴戟天、肉苁蓉、淫羊藿、何首乌、地黄、五味子、续断、羊肾、灵芝、泽泻、茵陈、麦芽、山楂、炒六神曲、青皮、三七、丹参、当归组成。补肾,滋阴养血。用于肾虚劳损,腰膝酸软,四肢无力,神情倦怠,血虚眩晕。本方壮阳,滋阴养血。运用本方的基本指征为:身体衰弱,头晕目眩,阳痿、遗精、早泄、精冷清稀;女子宫寒不孕,带下淋漓,性欲减退。舌淡苔白,脉虚细无力。 3、补肾益寿胶囊——调节免疫力、虚劳、阳痿、不寐、健忘、性神经衰弱、脑动脉硬化、贫血、更年期综合征 由人参、珍珠、何首乌、淫羊藿、丹参、甘草、枸杞子、黄精、灵芝组成。补肾益气,能调节老年人免疫功能趋于正常。用于失眠,耳鸣,腰酸,健忘,倦怠,胸闷气短,夜尿频数。本方为补益之剂。肝肾脾肺俱补,精血阳气皆益,而功专补肾益气,镇心安神,延年增寿。多用于治疗虚劳、阳痿、不寐、健忘等病症属肾气亏虚者。运用本药的基本指征是:面色少华,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失眠健忘, 夜尿频多,舌质淡,脉沉弱。 4、固本延龄丸——虚劳、腰痛、心悸失眠、须发早白、经血不调、遗精阳痿、强身健体 由天冬、熟地黄、牛膝、生地黄、茯苓、木香、五味子、川花椒、石菖蒲、菟丝子、枸杞子、 地骨皮、鱼鳔珠、珍珠、麦冬、山药、杜仲、山茱萸、人参、柏子仁、巴戟天(盐制)、泽泻、远志、肉苁蓉、覆盆子、鹿角胶、狗肾、丹参组成。固本培元,滋阴,补髓填精,强壮筋骨。用于虚劳损伤,腰痛体倦,心悸失眠,肌肤憔悴,须发早白,经血不调,食欲不振。本方系阴阳气血双补,兼顾安神益智,强身健体的良药。运用本方的临床指征为:面色觥白,神疲,气短,自汗,心悸,怔忡,健忘,腰酸背痛,畏寒肢冷,肌肤憔悴,须发早白,经血不调,遗精阳痿等。 5、抗衰灵膏——年老体弱、中年早衰、衰老综合征、虚劳、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 由黄芪、白术、枸杞子、大生地黄、桑 椹、菟丝子、茯神、芡实、麦冬、党参、莲子、黄精、山茱 萸、何首乌、炙甘草、五味子、怀山药、玉竹、丹参、黑豆、乌梅、熟地黄、柏子仁、龙眼肉、葡萄干、紫河车。本品为五脏虚损不足补益剂,可以治虚劳,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调理亚健康、延缓衰老,抵抗延缓正在衰退的机体,逆转修复已经过速衰老的器官细胞。 6、延寿片——虚损、眩晕、筋痿、遗尿、遗精、早老综合征、高血压、贫血、 风湿性关节炎、肌营养不良、小儿麻痹症、中风后遗症、泌尿系感染、神经性多尿症、性神经衰弱症 由制何首乌、生地黄、酒女贞子、墨旱莲、忍冬藤、桑椹精膏、桑叶、黑芝麻、杜仲炭、酒牛膝、酒蒸豨益草、酒蒸菟丝子、金樱子清膏、黑豆组成。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耳鸣重听,四肢酸麻,腰酸无力,夜尿频数,须发早白。本方为滋补肝肾,益精养血之剂。多用于虚损、眩晕、筋痿、遗尿、遗精等病。运用本丸的基本指征为:精血虚损、须发早白、头目眩晕、耳鸣重听,四肢酸麻、筋骨痿软、夜尿频数、遗精滑泄,脉 虚细弱。这些指征体现了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的病机。 7、参茸固本还少丸——慢性消耗性疾病、性神经衰弱症、月经失调、不寐、阳痿早泄、虚劳、年老体衰 由人参、鹿茸、阿胶、当归、枸杞子、龟甲、阳起石、阴起石、淫羊藿(酥油制)、鱼螵、远志、 鹿筋(酥油制)、龙骨、海马(酥油制)、杜仲、巴戟天、 白芥子、白术、柏子仁、半夏、补骨脂(盐炒)、陈皮、川芎、党参、地黄、茯苓、附子、龟甲胶、何首乌、黑豆、花椒、黄芪、黄芩、蒺藜、菊花、莲子、六神曲、麦冬、麦芽、墨旱莲、木瓜、木香、牛膝、螃蟹(酥油制)、硼砂、肉苁蓉、肉桂、山药、山楂、山茱萸、熟地黄、天冬、土鳖虫(酥油制)、菟丝子、砂仁、浙贝母、白芍、地龙、母丁香、牛膝、甘草、五味子、仙茅、小茴香(盐炒)、朱砂共65味组成。补肾助阳,益气固体,填精止遗,强筋健骨。用于肾阴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酸软,精神不振,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性欲减退,女子宫寒不孕,带下清稀,或尿增多,以及耳鸣耳聋,虚喘,浮肿,五更泄泻等症。本方为补肾助阳,益气固体,填精止遗,强筋健骨之剂。有滋补强壮,安神作用。临床用于肾气不足、下元寒冷所致的:梦遗滑精,阳痿不举,腰酸膝软,记忆力衰退,及气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目花,四肢无力,月经失调,妇人赤白带下等症。 8、健延龄——虚劳、健忘、慢性消耗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高脂血症、白细胞减少症 由熟地黄、制何首乌、黄精、黑豆、黑芝麻、侧柏叶、黄芪、山药、茯苓、芡实、西洋参、天冬、麦冬、紫河车、珍珠、琥珀、龙骨。辅料:乙醇组成。具有填精髓,养气血,调脏腑,固本元的作用。用于精气虚乏,阴血亏损所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健忘失眠,头晕耳鸣。本方系填精髓、养气血、调脏腑、固本元之剂。临床用于精气虚乏、阴血亏损所致虚劳等症。运用本方的指征为:精神倦怠,疲劳乏力, 食欲减退,畏寒肢冷,健忘失眠,头晕耳鸣,舌淡或淡嫩,脉细弱等。西医之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高脂血症等,见有上述证候者,均可用本方治疗。 9、清宫寿桃丸——虚劳衰老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前列腺肥大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性功能低下症 【药物组成】驴肾、鹿肾、狗肾、枸杞子、人参、 天冬、麦冬、地黄、当归、分心木(炒焦)、益智(盐制)、 蚕沙、酸枣仁(炒)。 【方义分析】 本方由13味药组成。方中以驴肾、鹿肾、狗肾大补元阳,补肾生精,共为主药。辅以 枸杞子、地黄滋补肝肾,养阴生津。佐以麦冬、天冬 滋阴润燥;人参健脾益气,增智补脑;当归养血活血;益智暖肾固精缩泉;蚕沙祛风除湿,活血定痛;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分心木固肾涩精止遗。全方配伍,共奏补肾壮阳,养阴生精之功。 【临床运用】补肾生精,益元强壮。用于肾虚衰老所致头晕疲倦,记忆力衰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眼花流泪,夜尿多,尿有余沥。本方系补肾生精,益元强壮之剂。临床用于老年人肾虚衰老所致的虚劳症。运用本方的指征为:头晕疲倦,记忆力衰退,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眼花流泪,夜尿多,尿有余沥等常见的衰老症状。西医之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症、前列腺肥大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性功能低下等病症。见上述症候者,属此治疗范围。 【制剂与规格】丸剂。每50粒重7克。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50粒,一日2次。 【注意事项】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配方来源】部颁18册。 限于篇幅,以上益寿延年类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方义分析、临床运用、制剂与规格、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配方来源等详细内容请阅读药品说明书。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用药讲究个体差异。处方药请在专业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凭处方购买使用。药品包装上有非处方药OTC标识的药品,患者可根据需要,自行选购,按药品说明书使用。以上药物介绍仅供参考,具体使用需遵医嘱,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