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望安山文学】韦覃江||悠悠汇水渡河公——广西上林三里端午的壮族风情画卷(散文)

 望安山文学 2025-05-20 发布于福建


悠悠汇水渡河公
——广西上林三里端午的壮族风情画卷
韦覃江(瑶族·广西)


在世界长寿乡广西大明山东麓的腹地,隐匿着一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上林县三里镇。这里,山川秀美,民风淳朴,每至端午,三里镇便化身为一幅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而其中最为夺目的,当属壮族姑娘们聚在一起,哼唱着悠扬壮山歌,精心制作渡河公,将点点河灯放入蜿蜒河流,寄托对来年丰收期盼与安康祈愿的场景。
追溯端午之源,两千多年前的汨罗江畔,楚国大夫屈原,因遭谗言陷害,在国破之际,抱石投江。百姓们悲痛万分,纷纷划船寻找他的遗体,还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啃食。从此,端午便与纪念屈原紧密相连,承载着人们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与缅怀。这份跨越时空的文化记忆,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华夏大地的端午之路,也悄然融入了各地独特的端午民俗之中。
初夏的三里,绿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稻香与泥土的芬芳。端午前夕,整个小镇便被一层淡淡的节日氛围所笼罩。家家户户开始忙碌起来,清扫庭院,准备食材,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壮族姑娘们对渡河公的精心筹备。渡河公,这一独特的民俗活动,不仅是三里端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壮族人民对自然敬畏、对生命尊重的深刻体现。
渡河公,顾名思义,是与渡河相关的仪式。相传,在古代,三里地区曾遭遇大旱,庄稼枯萎,百姓生活困苦。这时,一位智慧勇敢的青年挺身而出,他制作了一只小船,将自己装扮成河神的样子,乘着夜色,将一封祈求降雨的信笺投入河中,誓要与河神沟通,祈求甘霖。次日清晨,果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从此,每年的端午节,三里人便以制作渡河公、放飞河灯的方式,纪念这位勇敢的青年,同时也寄托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屈原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牺牲自我的精神遥相呼应,都展现了人们对正义、勇敢与奉献的追求。
随着端午节的临近,三里镇的壮族姑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头戴银饰,手执彩绸,如同山间绽放的野花,美丽而生动。她们聚集在村头的大榕树下,或是沿河的青石板上,开始了渡河公的制作。渡河公的制作材料多为竹篾、彩纸、稻草等自然之物,经过姑娘们的巧手编织、糊裱、彩绘,一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渡河公便诞生了。有的渡河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仿佛正准备踏上渡河之旅;有的则手持渔网,面带微笑,似乎正期待着丰收的季节。每一个渡河公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在制作渡河公的同时,壮族姑娘们还会哼唱起悠扬动听的壮山歌。这些山歌,旋律简单而质朴,歌词却饱含深情,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自然的赞美,更有对未来的憧憬。如果你想听到壮族儿女那优美动听的山歌,你不仿深入三里歌圩聆听群众的歌声,看看那激动人心的对歌场面。在青山绿水间回荡,如同山间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恍惚间,仿佛看到当年屈原在流放途中,行吟泽畔,用诗歌抒发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这些壮山歌与屈原的诗歌一样,都是人们情感的真挚表达。在这样的氛围中,即便是初次到访的旅人,也会被这份纯真与热情所感染,忘却尘世的烦恼,沉醉于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夜幕降临,三里汇水河两岸星光闪闪,一场盛大的河灯放飞仪式即将开始。壮族姑娘们和小伙子手捧精心制作的河灯,缓缓走向河边。这些河灯,或圆或方,或大或小,形态各异,但都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河灯上,有的写着“风调雨顺”,有的写着“五谷丰登”,还有的则是简单的“平安”“幸福”二字,每一个字都承载着三里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期盼。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只听得河水潺潺,姑娘们轻轻地将河灯放入水中,河灯随波逐流,点点光芒在夜色中闪烁,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
河灯在水面上缓缓前行,仿佛一条流动的银河,照亮了河面,也照亮了人们的心田。此刻的三里,没有了白日的喧嚣,只有河灯的温柔与歌声的悠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壮族姑娘们的歌声,伴随着河灯的远去,渐渐消散在夜风中,但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却如同河灯的光芒,永远照亮着三里人的前行之路。就像屈原的精神,历经千年岁月,依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了理想和正义奋勇前行。
渡河公的传说,河灯的放飞,不仅仅是壮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更是他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在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节日里,三里人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勇气、智慧、爱与希望的故事,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源自心底的温暖与力量。
悠悠汇水渡河公,不仅是三里端午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壮族文化深厚底蕴的生动展现。它与纪念屈原的端午文化相互交融,让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以及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与坚守。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文化记忆,都将如同那点点河灯,永远照亮着三里人的心灵,指引着他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进发。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韦覃江,男,瑶族,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中国财经新闻特邀记者、散文选刊签约作家、乡村作家终身会员、广西摄影家协会会员、广西新闻摄影学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林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多篇文学作品、摄影作品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媒体报刊、杂志以及网络文学平台发表并获奖。其中摄影作品《税润童心 民族团结》获2023“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税务单元”展。
策划:耕文;主编:非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