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优秀,不过是习惯了向世界展示美好 ——第十五周给教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教师成长这件事。上周,百草园乡村学校联盟活动在诸暨市斯民小学举办。在活动现场,看着老师们精彩的课堂呈现与激情澎湃的闪电演讲,我内心满是触动,也由此生出了许多关于教师成长的思考。 活动筹备阶段,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都在默默发力,那股认真劲儿让人感动。负责点评陆壹老师班会课的林云云老师,为了能给出最精准、最有价值的点评,特地两次前往陆老师所在学校听课。每一次听课,她都全神贯注,仔细记录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思考着如何能让这堂课变得更加完美。 而参与闪电演讲的老师们,更是经历了一场“魔鬼训练”。从最初的写稿,绞尽脑汁构思内容、组织语言;到一次次试讲,甚至反复打磨自己的台风、语气和节奏;再到不断改稿,根据试讲的反馈,逐字逐句地调整优化,直到最后定稿。这一路的艰辛与坚持,都是为了台上那短短八分钟的完美绽放。 当课堂上老师们妙语连珠、循循善诱,演讲时老师们自信从容、侃侃而谈,我知道,这就是大家最美好的时刻。 细细想来,教师的成长,可不就是一次又一次呈现最美好自己的结果吗?如果我们能经常在众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久而久之,我们必然会成为那个美好的样子。 就拿公开课来说,如果我们把每一次公开课都当作一场重要的演出,立志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会主动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试课、研课和改课。在备课过程中,我们会反复研读教材,深挖文本背后的内涵,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试课的时候,我们会关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学生的反应、教学环节的衔接是否流畅,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如果说平时的常态课,就像是浪漫的探索阶段,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而每一次公开课,则是一次精确练习,让我们能够聚焦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当我们经历了足够多的精确练习,就自然能够进入到综合运用阶段,将所学所悟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大家不妨回顾一下那些名师的成长历程,会发现绝大多数名师,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展示中,不断打磨自己,最终脱颖而出的。 再看讲故事这件事,如果我们每次都想把最精彩的故事分享给大家,那就不得不注重平时故事素材的积累。而这种积累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具体教育实践。俗话说得好,想要讲得好,首先得做得好,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铁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用心去做每一件事,关注每一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做的事情越多,积累的故事就越丰富、越精彩;而当我们把这些精彩的故事分享出去,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共鸣时,又会激发我们更大的热情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如此循环往复,教师的专业成长就在这“做” 与 “讲” 的过程中,变得充满乐趣,我们也能在其中真正体会到教育的魅力。 其实,日常的每一堂课,同样是我们展示自我、实现成长的舞台。我们要把每天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毫无保留地呈现给学生。作为老师,如果我们能保持每天学习的习惯,让自己始终处于“日日新,又日新” 的状态,以崭新的面貌站在学生面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和展示,又怎能不变得优秀呢?人们常说,最好的师德就是上好每一堂课,而要想上好每一堂课,关键就在于让自己保持这种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的状态。 如此看来,教师成长的路径有很多,说起来也很简单。它不需要我们做出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我们在每一次公开课、每一次故事分享、每一堂日常课中,都全力以赴,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教学能力的提升、专业素养的成长,更是作为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老师们,让我们珍惜每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不断呈现美好自我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一起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祝成长快乐! 与大家同行周国平 二〇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
|
来自: 新用户9913Bpb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