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西医角度来看,失眠就像精密仪器出现故障。当身体存在疼痛、瘙痒等不适时,神经信号会持续刺激大脑,干扰睡眠中枢的正常运作;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则会打破神经递质的平衡,5 - 羟色胺水平下降、γ- 氨基丁酸分泌不足,使得大脑持续处于兴奋状态。长期使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会刺激交感神经系统,让人体如同处于持续 "应激模式",难以进入放松的睡眠状态。而抗焦虑药物的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会引发反跳性失眠,出现白天昏昏沉沉、夜间却难以入眠的恶性循环。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则根植于整体观念与阴阳平衡理论。《黄帝内经》中 "胃不和则卧不安" 的论断,在临床中屡见验证。现代人常因晚餐过饱、嗜食肥甘或习惯吃夜宵,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胃气本该下行,却因饮食积滞而上逆,胆火随之升腾,扰动心神,出现脘腹胀满、嗳气反酸、口苦咽干等症状,进而影响睡眠。针对这种胆胃不降型失眠,经典的半夏泻心汤有显著疗效。方中半夏 12g 降逆和胃,干姜 9g 温中散寒,黄芩 9g、黄连 3g 清泄郁热,人参 9g、炙甘草 6g、大枣 4 枚健脾扶正。诸药配伍,辛开苦降,恢复中焦气机升降。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若腹胀明显,可加厚朴 10g、枳实 10g 增强行气消胀之力;反酸严重者,可加煅瓦楞子 15g 制酸。但此方不适用于纯虚寒证患者,以免苦寒之品损伤阳气。 心肾不交也是导致失眠的常见证型。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温煦肾水,肾水上济滋养心火,形成 "水火既济" 的平衡状态。但现代人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易耗伤肾阴。肾水亏虚,无法上济于心,心火独亢,就会出现心烦失眠、心悸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等症状。《景岳全书》中 "真阴精血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精准概括了这一病理机制。黄连阿胶汤是治疗此类失眠的良方,黄连 4.5g、黄芩 3g 清心泻火,阿胶 9g 烊化、鸡子黄 2 枚冲服滋阴养血,芍药 6g 调和肝脾。煎煮时先将芩、连、芍煮沸,去渣后趁热加入烊化的阿胶,待稍凉后调入鸡子黄。若阴虚症状明显,可加生地黄 15g、麦冬 10g 增强滋阴之力;心悸严重者,加生龙齿 15g 重镇安神。不过,痰湿较重、舌苔厚腻的患者应慎用,以防滋腻之品阻碍脾胃运化。 情志因素引发的失眠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尤为普遍。长期的焦虑、抑郁、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扰心神。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言:"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气机紊乱直接影响睡眠。这类患者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惊,伴有胸胁胀痛、善太息等症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对此症颇为契合,柴胡 12g 疏肝解郁,龙骨、牡蛎各 15g 重镇安神,黄芩 9g 清泻肝火,大黄 6g 后下通腑泄热,配合半夏 9g、生姜 9g 和胃降逆。若胸胁胀痛明显,可加香附 10g、郁金 10g 增强疏肝理气之功;失眠多梦严重,加夜交藤 30g、合欢皮 15g 养心安神。但体质虚寒、大便溏薄者需谨慎使用大黄,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因长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导致的药物依赖性失眠,中医将其归为 "药毒伤正" 范畴。西药虽能暂时抑制神经兴奋,却会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损伤脾胃功能。患者往往白天昏沉嗜睡,夜间又难以进入深睡眠,还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表现。治疗时需标本兼顾,常用归脾汤合温胆汤化裁。归脾汤中党参 15g、白术 12g、黄芪 15g 健脾益气,当归 12g、龙眼肉 15g 补血养心;温胆汤以半夏 9g、陈皮 9g、茯苓 12g 化痰和胃,竹茹 6g 清热除烦。若白天嗜睡明显,加石菖蒲 10g、远志 10g 开窍醒神;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各 10g 健脾消食。同时,要注意逐步减少西药用量,避免骤然停药引发不适。 使用糖皮质激素引发的失眠,中医多辨证为 "阳盛阴虚"。激素的使用会使机体阳气过亢,耗伤阴液,出现彻夜难眠、烦躁口渴、舌红少苔等症状。三甲复脉汤可发挥滋阴潜阳、清热安神的功效,方中龟板 15g、鳖甲 15g、牡蛎 30g 滋阴潜阳,白芍 18g、阿胶 9g 烊化养血柔肝,生地黄 15g、麦冬 12g 清热润燥。煎煮时龟板、鳖甲需先煎 1 小时,以充分煎出有效成分。若伴有潮热盗汗,可加地骨皮 15g、知母 10g 增强清虚热之力;烦躁不安明显,加栀子 10g、淡豆豉 10g 除烦安神。但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患者,需适当配伍健脾和胃之品,防止滋腻碍胃。 此外,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常因脏腑功能衰退,肾中精气不足,心失所养,出现 "昼不精,夜不瞑" 的情况。这类阴阳俱虚型失眠,可见浅眠易醒、醒后难寐,伴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等症状,治疗需阴阳双补,可选用二仙汤化裁。而感冒、发热初愈后,部分患者因余热未清,扰动心神,遗留入睡困难、多梦易惊等失眠症状,此时宜用青蒿鳖甲汤加减,清透余热,安神定志 。每种证型的失眠都有其独特的病理机制,只有精准辨证,合理选用经方,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以上仅为个人治疗失眠的经验分享,旨在交流学习。需郑重提醒:中医讲究千人千方,失眠证型复杂多变,每个人体质、症状皆有差异,用药需精准辨证。切不可自行照搬套用,若受失眠困扰,务必寻求专业医师面诊指导! 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公众号留言,我为你专业分析 亲爱的各位网友,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 在交流中,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不知如何应对,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存在健康困惑。 现向大家说明: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为大家做辩证分析。 但因网络交流限制,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望理解。 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树立正确健康观念。 本文内容原创,如有转载请标明 “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侵权必究。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弘道》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