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疾病预测要点 一、震巽二宫(肝胆系统)的象意区分 震巽二宫五行均属木,对应肝胆系统,但存在主辅、内外之分。 1. 震宫: - 为四正宫(正位),主肝(脏,属内),肝病多显于此。 - 乙木禄地在卯(震宫),乙木兼表肝胆,故震宫虽主肝,亦可兼表胆象。 2. 巽宫: - 为四维宫(偏位),主胆(腑,属外),胆病多显于此。 - 肝胆互为表里,胆囊问题偶现于震宫(因乙木禄地关联),但肝病极少显于巽宫。 3. 核心逻辑:甲木遁藏不用,乙木统一肝胆意象;震宫为肝之正位,巽宫为胆之辅位,主外腑病变。 二、坎、坤、兑三宫(生殖系统)的协同应用 1. 坎宫: - 属水,主外生殖器官、性行为,直接关联性病、外阴疾病等表症。 2. 坤宫: - 属土,主子宫(内生殖器官),与坎宫构成外(坎)-内(坤)关系,显子宫病变等里症。 - 坎坤地支申子半合,联系紧密,需结合观察。 3. 兑宫: - 属金,关联肾脏、肛门,若出现丁加己、己加丁等符号,提示非正常性行为(如肛交)引发的生殖疾病。 - 兑宫亦对应肾虚致病,需结合五行符号判断是否与肾相关。 三、巽宫与兑宫(呼吸系统)的病症转化 1. 巽宫: - 属木,主风邪(风寒或风热),显外感咳嗽、支气管炎初期症状。 2. 兑宫*: - 属阴金,主肺部内热,显久咳不愈、肺热痰喘等内邪症状。 3. 病机演变: - 外感风邪未愈(巽宫显象),可转化为内热伤肺(兑宫显象),标志病情加重。 - 巽兑为先后天宫位,需结合五行生克(如巽木生火克兑金)判断病势发展。 四、艮宫与坤宫(脾胃系统)的阴阳辩证 1. 艮宫: - 属阳土,主左腹、胃,对应木火长生之地(阳气运化不畅),病症如胃胀、消化不良。 2. 坤宫: - 属阴土,主右腹、脾,对应金水长生之地(阴气运化不畅),病症如脾湿、水肿。 3. 中医关联: - 艮宫对应“胃主受纳”,坤宫对应“脾主运化”,需结合阴阳失衡(阳土阴土)分析脾胃问题。 总结:核心原则 1. 主辅定位:四正宫主脏(内症),四维宫主腑(外症); 2. 病机传变:先后天宫位(如巽→兑)反映疾病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的转化; 3. 五行联动:结合地支关系(如坎坤申子半合)、天干符号(如乙木统肝胆)综合判断病症关联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