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的邓丽君:别去人间三十年,留得掌声十亿个

 阿里山图书馆 2025-05-20
图片
1995年5月8日,星期一,傍晚时分的泰国清迈,迎来了一天之中的晚高峰,滚滚的车流让原本10分钟的车程拖延至半个小时,哮喘发作的邓丽君,在车上错过了抢救的时机,在人潮与车流中悄然离世,享年42岁。

第二年,陈可辛导演以邓丽君的生平为暗线,拍摄了电影《甜蜜蜜》,一时间,人们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80年代响彻两岸三地的流行小调甜蜜蜜,你笑的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华语歌曲,其旋律却来自印度尼西亚民谣,而在邓丽君唱红后,《甜蜜蜜》的曲调漂洋过海,借流行音乐的传播力度,走出印尼,走出东南亚,走进广大的世界。

但你要以为邓丽君只追流行,就浅薄了。1982年底,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发行,其中收录了12首歌,每首歌的歌词都来自宋词,再由当代音乐人重新谱曲而成。直到今天,这张专辑里的《但愿人长久》(苏轼词《水调歌头》)依然是中秋节出镜频率最高的背景音乐。而专辑里的另一首歌《独上西楼》,则让我们领略到邓丽君的独特魅力:

《独上西楼》的歌词来自南唐后主李煜的词《相见欢》。歌中,邓丽君先是无伴奏清唱;继而朗诵;随后是伴奏下的演唱。全曲一唱三叹,悠扬婉转,既有韵味,又见功底。京剧讲究唱念做打四功,如果欣赏过她的台风,便知邓丽君除打一项外,唱念做俱佳,颇得传统艺术之三昧


1953年1月29日,邓丽君出生在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的她,从小生活在眷村,与天南海北的同胞作邻居,粤语、闽南语、上海话、客家话,从小听惯;紫竹调、梆子、越剧、黄梅戏,从不陌生。

闭门造车向来是文化艺术的大忌,邓丽君从小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或许早在童年时,五花八门的语音与乐调,就埋下了今后闯荡四海的种子

邓丽君在港台,年少成名,不到20岁已经是当红歌星。但她真正成为巨星,是在日本。当她放下当红歌星的成就,以新人身份前往日本时,许多人并不看好她,但谁都没有想到,首战失败的她,还能在日本逆风翻盘,一举成名。一首《空港》让邓丽君一下子成为东亚世界共同的青年偶像——


让人意外的是,在日本成名后,邓丽君却因为“护照风波”被迫离开日本。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邓丽君赴美读书,既陶冶性情,也见识到了当时世界上流行音乐真正的天花板

再战日本,她还是她,一曲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红遍日韩。从此,再也没有人能撼动她在整个东亚文化圈内的巨星地位

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原曲为日文,后经邓丽君恩师慎芝女士填词,遂成中文名曲《我只在乎你》。邓丽君曾在公开场合多次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歌就是这首《我只在乎你》,其中当然有对恩师的感激,但另一方面,或许也和歌曲背后的奋斗历程有关系吧——


从历史的视野看,邓丽君出道于60年代末,成名于70年代,她的当红,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正相合拍。而在她摘取东亚文化圈皇冠的时候,大陆听众开始渐渐了解这位歌手。

家母曾说,70年代末,舅公把他们几个小朋友叫到家中,把四壁的窗户都关上、窗帘都拉上,并且一再嘱咐大家“千万不能说出去”,随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留声机,留声机里传出一个深情款款的声音。后来他们几个才知道,那就是当年的“禁忌”邓丽君——我后来想,这情形,恐怕在当时有许多家庭都经历过吧?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举行的“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网络评选活动中,邓丽君高居榜首。如果说,她的成名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相伴,那她人设的转变则是大陆改革开放的风向标,当她的歌声不再是“靡靡之音”时,人们也就不用害怕勤劳致富变成投机倒把了——这时,任何人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听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歌唱事业如日中天的邓丽君,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时在巴黎,时居泰国,为转型幕后做起准备来。只不过,任谁都没有想到,她的演艺生涯,会和她的生命一起,定格在95年5月一个普通的星期一。

她的离世无疑是东亚音乐界的损失,但生命在盛放之际戛然而止,却又是传奇故事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句号。

她去世后,媒体人最喜欢用“何日「君」再来”为题,表达对她的追念,同时也期待东亚文化圈里能再次涌现邓丽君式的超级巨星。但我们得承认,邓丽君的传奇,属于特殊的时代与特殊的环境,她一生未婚,化用《百年孤独》结尾的一句话:注定经受孤独与荣耀的歌者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图片
邓丽君阅读法国《费加罗报》

30年后再看邓丽君的一生成就,或许他的影响力和Micheal Jackson这样的百代巨星还有一点差距,但这并不是因为邓丽君本人。坊间有言: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邓丽君的成就与影响力,已经达到东亚文化圈的极限,她的瓶颈在于文化本身的辐射范围。

1984年1月,邓丽君从艺15周年巡回演唱会来到台北中华体育场,此次演出通过广播在两岸三地直播,被现场主持人比作“十亿个掌声”演唱会——从此以后,“十亿个掌声”这一名称不胫而走,遂成邓丽君的花名。

十亿者,华人之谓也。有朝一日,当东亚文化圈开始主导世界潮流与时代进程时,邓丽君的影响力必定会水涨船高,“十亿个掌声”也将成为20亿、30亿个掌声——这一切,在别人身上无法想象,也只有邓丽君,在别去人间三十年后,依然能让我们拥有如此“宏愿”

图片

邓丽君一生都在唱别人创作的歌曲,她去世后,家人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她也曾尝试自己作词,后经李寿全、童安格、李子恒合作谱曲,并由张学友、齐秦、齐豫等人演唱,遂成一曲《星愿》

此歌曲调婉转而有张力,对于邓丽君这样一位巨星,或许宁谧如斯的一首轻歌,才是最适合拿来纪念她的其词颇有独特的韵味,照录如下,以纪念永远的邓丽君

花影入水人入梦

风雨浮沉中

星海深处不胜寒

幽幽独眠愁

不堪回首望年少

人间难预料

莫将烦恼着诗篇

淡淡红颜笑

天涯人悲欢皆梦

寂寞路知己难逢

无奈时不妨随风月朦胧

莫辜负似水柔情

在水一方歌声里

愿化作彩云飞

千言万语花落时

默默水东流

不堪回首望年少

人间难预料

莫将烦恼着诗篇

淡淡红颜笑

天涯人悲欢皆梦

寂寞路知己难逢

无奈时不妨随风月朦胧

莫辜负似水柔情

在水一方歌声里

愿化作彩云飞

千言万语花落时

默默水东流

补记:邓丽君的音乐之路,转益多师、海纳百川,更难得的是,她唱歌始终吐字清晰、深情款款,是清醒的温暖。虽然她唱念做功俱佳,但她最为人激赏的还是歌声,因此本文多选音乐,辅以视频——以上音乐如各位还未曾听过,不妨拉回去再听一次,品鉴一番!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