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查,闺蜜和男闺蜜是不同的。就是性别不同、只谈友情不谈恋情。 闺蜜就是指女性之间要好、亲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呀!1、亲密无间:闺蜜之间的关系往往非常密切,几乎没有秘密。2、情感支持:在对方遇到困难时,闺蜜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提供支持。3、共同经历:闺蜜之间会共同经历生活的点滴,分享喜怒哀乐。 男闺蜜,网络流行词,指女生无话不谈、亲密的男性友人,可以一起玩乐,一起分享心事,但又不是情侣,文艺点来说就是“蓝颜知己”。 再看,也有相似之处:亲密、共情、共兴。 流行一段时间的男闺蜜,似乎越来越流行了。“男闺蜜”已经成为很多女人喜欢交往的异性。她们把他当异性知己,寻求精神安慰;享受友情之上,恋人未满的感觉;只是友情,不谈恋情。他们彼此之间也可以有伴侣,他们的伴侣也可能知道他们的关系,也可能是互相暗恋或一方单恋的暧昧友人,真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女人和这种男人交往,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以一种难以言喻的姿态发展,填补了女性情感世界的某些空缺。他们都懂得保持边界,尽可能地拒绝一切打情骂俏的行为,非常有原则。她们又担心一旦将这份关系升级为恋人,就会失去原有的纯粹和美好。 其实,女人的这种纠结和矛盾,实际上反映了她们对情感世界的探索和思考,也在寻找一种既满足情感需求又不破坏现有关系的平衡点。所以,她们会沉浸在超越友情,但又不到达爱情的那种暧昧情愫里,很难割舍。 男女之间一旦暧昧实则危矣,友情往往发展为爱情,甚至是奸情。女子与男闺蜜长期亲密接触,难以防范各种突变情形,何况日久生情,后果难料,世间难有柳下惠,真坐怀不乱的实属少数,坐怀不乱是因为无兴趣,太过于亲密的男闺蜜不同,心心念念的找理由与之相聚相诉,干嘛呀,心理生理放电罢了,说白了,就是为放浪形骸找个理由。一般来说,真正的蓝颜知己出现概率非常之小,通常都会有些暧昧成分。 莎士比亚曾说过:“男女之间根本不存在纯洁的友情!”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男女之间所谓的“友谊”其实并不纯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友谊其实只是其中一方隐藏着自私的想法,而另一方却不知情。如果一方意识到另一方有自私的想法,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纠缠,他们往往会选择保持距离,从而让这段友谊逐渐淡化。 最近,网络上一些男闺蜜的事令人深思:男闺蜜掌控女闺蜜的恋爱标准,参与见面及日常活动,女闺蜜在婚礼上还与男闺蜜有过多的接触,互相倾诉,延迟婚礼,尤其是与男闺蜜形影不离,黏黏糊糊,确实到了发人深省的地步。 首先,男闺蜜不是闺蜜,性别不同,行事也有不同。闺蜜可亲密无间,男闺蜜应发乎情止乎礼,亲密而有间,闺房闺蜜可出入,男闺蜜随意出入闺房就难说了,孤男寡女难以自证清白,古语瓜田李下之嫌还是避开的好。若是整日出双成对,再加上个打情骂俏,简直就是一对了。这样的男闺蜜很难解释清楚,如果独身,这样的男闺蜜也无可厚非;要想成家,丈夫是很难理解自己的老婆身边随时跟着一个知根知底的亲密男闺蜜的,这无关大度与气量,而是所有男人的自尊,除非丈夫不再在乎你了,才不管你有无这样的男闺蜜。 其次,精神交流而非精神出轨。成家的女人和独立的女子是不同的,独身女子与男闺蜜是无可厚非的,独身女子无所羁绊,有个男闺蜜实属正常,有很多都是从男闺蜜发展成为恋人儿而结婚成家的。已婚女人有个男闺蜜诉说不平事,谈谈心释放压力未尝不可,而把男闺蜜当精神寄托、未来希望、人生幸福,实则和精神出轨没啥差别,其实就是和自己的丈夫精神分居了,灵魂与身体割裂的夫妻是不完整的家庭,离开了精神幸福的家庭其实就是生活的深渊、日常的地狱,身心分离的家庭是无幸福可言的。 再次,正确对待闺蜜与丈夫。闺蜜尤其是男闺蜜,只是生活中的调味品,而丈夫应是生活的主菜。丈夫是时常相伴的,而男闺蜜是偶尔为之的,如果颠倒了顺序,时常陪伴男闺蜜而冷落丈夫,还不如把男闺蜜转正升级做丈夫的好。丈夫是一生的陪伴,而男闺蜜是人生旅途的伴游,丈夫与男闺蜜终是要清楚的区分对待的,而非只是男闺蜜一词所能解释的。 现在一些开放者,她们也有男闺蜜,其实是公开的姘头,直白点就是龟蜜,还拿这种耻辱行为公开践踏社会良知,侮辱公序良俗,就如潘金莲说:贱妾龟蜜西大官人门庆也,武二叔奈我何! 潘金莲言之有理:本身是妾又是贱人,交个龟蜜有何不可?东家半月,西家半月,钱在东家花,人在西家睡,脚踏两只船,船开跌深渊。这种公开放浪的男闺蜜仅是遮羞布,也是有违人之常伦的。 该为男闺蜜正名了,千万别把男闺蜜演变成男龟蜜,真做了乌龟的小蜜那可就是遗臭万年了。 可以说,男闺蜜的存在,不仅是对传统性别角色的一次挑战,更是对两性关系的一种丰富和拓展。 只要男女能够坚守原则和底线,不越界,相信还是会存在真正的异性友谊的。这种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是需要个人严守道德底线为基准的,没了个人情操,还是远离男闺蜜的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