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临战役失利:粟裕在检讨电报中到底写了啥,令谭老板拒不签发

 冬不拉拉 2025-05-20 发布于安徽

应广大军迷同好之请,今天继续对史料原文进行评说。

南麻临朐战役结束后,作为华野军事的上主要负责人,粟裕起草了向中央的检讨电报,本来是一篇再正常不过的战术总结,却不料华野副政委谭震林阅后拒不签名,不承认此战失利之责任。陈毅司令员见僵持不下,也不好驳谭的面子,遂与谭持同议。

谭震林在率部向胶东转移前,还给粟裕留下一封批评信,由陈毅转交粟,陈毅还同粟裕进行了彻底长谈。

图片

陈老总是聪明人,彻底长谈之内容虽未留下记录,但大概是两边安抚,尽快消除内部摩擦。

粟裕也是一时顶上了牛,将这封电文撤回,自己保存了下来。另以个人名义向有中央发电,请求处分。

此原电直到30多年后粟裕大将去世,夫人楚青在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之并公布于世。此电今收录于《粟裕文选》。

我们一起拜阅之。红字是粟大将原电,黑色字是笔者评论。

中央并华东局:

南麻临朐等役均未打好,影响战局甚大,言念及此,五内如焚,经初步检讨,其主要原因分述如下。

——五内如焚,这个词用的其实已经很明显,就是粟裕个人的焦虑和自责。惜乎谭老板也是责任心过强,只因为一个联署问题,把责任也往自己头上揽,认为这是华野整个领导层的责任,不能这样定性。

甲、在战略指导上

()对整个反攻前途固可乐观,但对当前战局亦过分乐观,而对蒋顾继续维持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当顽五军及欧[]兵团等西向以对付我[陈士]榘唐[]及叶[][]兵团时,即认为敌之重点进攻已被粉碎,故较肯定地认为南麻、东里店等地之敌,必会相继西撤;顽八军亦不敢进犯临朐,或即进入临朐,在知我主力回兵时,亦将迅速向昌[][]退去。

随之发生轻敌,因此,在具体部署上亦着重于截断敌人退路。但敌人并未退窜。斯时再调整部署,转移兵力以攻击敌人,则我军又为雨水所阻,分割于沂河(南麻)及弥河(临朐)两岸,虚耗两三天时间;而敌人则控制有桥梁渡口,能将沂河以南之兵力集中南麻,弥河以东之兵力退集临朐城。

此为天侯之限制,但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对敌人维持其重点进攻之判断错误。

事实上,当时五军及欧兵团等之西移,并非对付刘邓,而系对付我分出之榘唐、叶陶兵团,其全部兵力还是压在山东地区及华野身上,这只能说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局部修改。直至临朐撤围,榘唐等与刘邓会合,敌人才有将桂顽转用于兰封之部署。

——此段很重要,显示出粟裕大将谦虚的态度。一者,并未轻视敌人,承认国军战略变化对我军判断的扰乱。二者承认我军判断的失误。

作为军事负责人,必须有这样清醒的头脑,对敌人越重视,对自己检讨反思越深入,战时指挥方能越接近事情本质规律。

()七月分兵,失去重点。此间四个纵队,虽较榘唐、叶陶两兵团为多,但占整个华野不及九分之四(战力不如西兵团平均,二、七纵不充实);西兵团虽有五个纵队,分为两路亦非重点。因之,既无足够打援部队,即不能取得充分的攻坚时间,于是南麻、临朐、滕县诸役,均因此而被迫退出战斗。

——粟大将说话亦过于直率。这大概是陈毅司令员也不愿联署的一个原因。七月分兵是毛主席亲自定下的方针,华野如直陈“七月分兵,失去重点”,虽系自陈用兵失误,但令中央作何感想?

()东北及刘邓各军开始反攻,屡获伟大胜利,而华野各部自五月中旬迄今,已近两月,无战绩可言。因此,发生轻敌,而急于求战,致有错失。

——粟裕如此措词,其实有过谦之嫌。1946年年末至19475月,华野连续在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泰蒙战役、孟良崮战役中获得重大胜利,东北局发来电报祝贺。刘邓对华野亦多赞美。

图片

对比而言,刘邓开始艰难的千里挺进大别山,东北失掉辽吉两省大部解放区,无甚大战绩可言。兴言反攻,对兄弟部队誉之太过,而对华野贬抑稍显过度。陈谭见到这样的措词,嘴上虽然说不出什么,心里是不愿意的。

()过去九个纵队集中使用时,每战只要求歼敌一个整师,与歼其援队之一部或大部。但此次分兵之后,由于过分乐观与轻敌所致,仍作歼敌一个师(南麻)与对付其援队之打算,故兵力与要求不相称,致不能取胜。

——这一点是南临战役失利的核心因素。不仅没有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参战的诸纵队也不全是华野顶尖主力,2679纵,6纵与14纵合体时方称主力,单独执行任务或可作为奇兵,攻坚与死守都差点意思。真正硬骨头主力只有9纵。

粟裕指挥南麻临朐两战,有此轻敌思想也不奇怪。孟良崮战役那么艰难的局面,竟能吃掉敌最强之五大主力,整11师与整8师战斗力或许还不如整74师,轻敌也是应有之义。

另一方面,粟裕也小看了国军嫡系部队的意志力,鲁中新败之余,我军大小将领皆有国军从此溃矣的念头,决没料到胡琏、李弥能作困兽之斗。

()对敌人土工作业之迅速及其守备能力,认识不深刻。

当费县战斗之前,认为冯[治安]顽会闻风逃窜,故未作充分之攻坚准备,迫陶[]纵以九团之众围攻费县冯顽两个团,六昼夜未下,始稍改部署,停攻邹县与泗[][],而集中力量攻占滕县及济[][],但对敌人之守备战力,认识仍不够深刻,致不能奏效。

同时只知南麻敌人工事未成,顽八军才进占临朐一日立脚未稳,但事实上南麻敌人早已完成普遍之子母堡,每连约二十个(每班一个至两个子堡)地堡,其全部地堡总以千计;而顽八军进入临朐仅四小时,每班即已完成一个地堡,在我军围攻之下,敌更日夜加修,其工作速度实为我军不能计及。于是仍采速决战法,致未能奏效。

——李弥此人治军,进攻或无过人之能,但筑垒确实有一套。淮海战役打响前,此人率13兵团自碾庄圩撤回徐州城附近,已在该地筑好工事,黄百韬兵团进抵该地,原拟继续西撤,64军军长刘镇湘利用李弥部队留下的工事,进行了加固和新增,极力建议留在碾庄圩固守。后来华野进攻碾庄圩,确实在逐村逐屋进攻中遭受较大伤亡。

()过去敌人不敢增援,但近来在蒋顾连坐法及所谓“总动员”和高价奖励(赏守临朐之顽八军三亿元)下,较前大为积极,其增援队攻击甚猛。而我军重心则又置于攻坚方面,故南麻、临朐两役均因援队通近而撤围。

乙、在战术上缺点甚多,兹摘其大要如下:

()敌人普遍构筑子母堡,每连至少在十五个以上(每班一个至两个),采菱形配置,各堡之间可互以火力支援,每个子堡仅以战斗小组(三至五人)守备,并配以轻机或手提。因其矮小,且数量太多,非我目前炮兵火力所能摧毁。而我步兵以过去之三猛作风,仍以密集队形猛扑,伤亡甚大,仍未能攻克;即或攻克,均系以数十人甚至百人之伤亡,仅能歼敌一个战斗小组,至多歼敌一个班。此种损失,为我战术笨拙所致。

直至战役末期,才以爆炸小组对付敌之地堡,但所费时间甚多,如无足够打援部队,仍难有充分之时间,以攻克敌人数以千计之地堡群。此为攻坚之最大问题。

——三猛作风,不独华野部队如此。东联打沙岭子亦如此,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三兵团各军进攻时亦如此,12军进攻时因为走的是山地,部队嫌麻烦,宁可靠步兵冲锋打山头。多年之后打越战仍有此失误,迅猛穿插而不顾其余,遭遇多少本无必要的牺牲。但这都是部队必须付出的代价,吃了大亏才能真正改进。

时至今日,我军陆军炮火高度治愈了火力不足恐惧症,平台之日,就无须士兵们用肉体去冲敌人的堡垒了。

()由于历来侦察尚有成绩,致造成各兵团依赖野司之侦察而忽视部队战斗侦察,致对敌人具体配备未能及时完全知道。虽自四月初以来即已强调战斗侦察,并由各纵各组侦察营,专负其责,部队亦加强侦察活动,但收效尚不大,对战斗亦有影响。

()各兵团与各兵种之协同尚欠密切,即配合亦欠齐一动作。同时因雨水太大,虽电话架设双线,仍常中断,对传达命令及协同动作,均有莫大影响。

——笔者曾实地瞻仰过陈粟当年指挥临朐战役时的指挥所,该地僻处青州以南的丘陵地带,部队先进多在山谷中,一遇大雨,道路极易积水。鲁中天气,夏秋雨季来临时,经常短时间内下得非常大,导致路上积水深达二三十厘米。在这样的天候下攻城,部队战斗力折扣极大。

()部队过去多作运动战,对土工作业极忽视,虽曾制发大批工具,但由于游击习气作怪,常将工具抛弃,尤不善于敌前近迫作业,致为敌炮火及空军(南麻临朐两役敌机整日整夜参战)杀伤不小。尤其敌人于我攻占其第一线地堡后,用炮火掩护步兵反击最烈(每夺一地堡,反击十余次之多),故伤亡颇大。

()一年来干部伤亡很大,现任干部,多不称职,单凭勇敢,而缺乏实际指挥能力,更缺乏战术知识,此为伤亡之最大原因。

()过去部队多系进攻,对防御钳制既少经验,亦缺乏信心。在临朐战役,我们使用之钳制兵力,与敌援兵相等,且亦构筑有较坚固之工事,但仅能钳制数小时,即被敌人突破,致不能使攻坚部队取得充分之攻坚时间。

——孟良崮战役后,蒋介石亲自召开检讨大会,严惩李天霞、黄百韬等人救援不力之罪,李天霞被撤职查办。黄百韬幸得顾祝同代为说项,卒能留职戴罪立功。故当胡琏、李弥被围时,黄百韬等部能积极救援,行动极快,遇到华野阻援部队时亦敢拼死向前。南、临两围之解,半由胡李两师堡垒坚守之效,半由周边援军来救之快。

丙、此时逢雨季,山洪时常暴发,部队运动常被迟滞与分割,影响作战时间。加之雨夜行军作战,部队无雨具,道路泥泞,十分疲劳,而弹药及炸药防潮设备不周,甚至无防潮设备,故炸药及炮弹,多不爆炸与不能发射,对作战影响甚大。

此外,部队俘虏成分较多,在此十分疲劳与艰苦作战及退出战斗情况下,俘虏成分之逃跑亦不少,故减员较多。

——整74师被俘者1万多人,大多都未释放,简单教育后整补到各纵使用。

同时于雨水中急速行军转移,鞋子破烂,补充不及(因运输关系),多赤足行军,致烂脚者颇多,尤以进人鲁南之叶陶纵队为甚。无粮无鞋(为敌摧残)烂脚者多达百分之八十,此亦为减员之主因。

丁、以上各点,多为南麻、临朐两役者,至滕县、济宁、汶上诸役,待收集后再报。

八月四日

——原电署名陈粟谭。因陈谭不同意,粟裕未发。改发之检讨电报,只署一粟字。毛主席览后心知肚明,亲自发报对粟裕百般慰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