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行日记

 新用户8785tsO9 2025-05-20 发布于北京

     晚餐朋友准备了密云水库的大活鱼和内蒙古寄来的整羊肉,牛逼。身处大自然怀抱,周边青山绿水环绕,不时耳闻鸡鸣犬吠之声,一切烦恼与苦闷仿若皆烟消云散了。
      偶尔出来走走还是对的,呆城里,那里其实不就是一座不带铁栅栏的大监狱吗?好像法国思想家福利柯就这么认为,并为此写了一部专著,对啵?
但享受也只是偶尔,现实则是契诃夫所揭示的日常生活的悲剧,无从逃避。
      因为,生活只能如此继续!

       一大早,便被鸡鸣之声喊醒了。天光大亮。静静的密云湖,以及环抱中绿意盎然的像南方丘陵般起起伏伏的小山坡,再远处,则是大山了。
       昨晚的掼蛋果然大胜,对方先行抵达A。他们在打到Q时,我们尚未出被窝呢。结果一旦翻身,我们则一路穷追猛打,有过几次反复,他们还是先行抵达A,但很快被我们强行拦截了他们前进的步伐,直至我们突进A,还是凯歌高奏的一把过。
      乡间的生活节奏是悠然的,惬意的,还没心没肺,也就是没来由地快乐着,寻常城里喧闹的尘嚣已远去,还是一张张行色匆匆的脸亦也是看不见的,这里像里是另一个世界。四周安静极了,除了雄鸡此起彼伏的打鸣声。
      我们昨晚凌点后才睡的,梦乡中,被雄鸟嘹亮的歌唱唤醒,竟睡不着了。是呵,可以出去走走了,午后,将告别乡野,告别寂静与悠闲,返回帝都——这座咆哮的躁动中的城市。

      边走边拍,然后在主人家院子里又拍了几张。主人当年就是学建筑设计的,也干了一辈子设计与房产,所以他们家从院子到屋內处处是细节,处处处见了设计感,包括每一块瓷砖的选择,每一款家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我们住一栋楼,同一个单元,一块住了20多年了,居然不认识。按照主人太太的话说,王老师,总见你一个人来,一个人去,匆匆的,绷着一张脸,也不理人,跟你打招呼吧,你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太傲慢。
      我说哪里儿呀,我认生,见了生人不知怎么应酬,所以干脆就绷着了,掩饰尴尬呗。

      疫情最后一年我们总算认识了,在电梯里,人家主动打招呼,说话,又提及我认识的一熟人。这下子我知道怎么交流了,然后,我们做核酸时常在一块扎堆,聊聊天,百无聊赖嘛。
      疫情过后我才知,他们一家,和往边上的另一对年轻夫妇,疫情三年,天天在家研究吃什么好吃的。他们夫妻都是一手的好厨子,尤其我朋友,尤擅煲各种美味的汤,三年下来海吃海喝。

      可他们不知道,就在他们楼下,有一个人,除了偶尔同楼的友人送点好吃的,天天方便面、速冻饺子,度日如年,苦不堪言呐,就差以泪洗面了。

      有一天说起,朋友的夫人说,王老师,哪个叫你爱答不理的,如果早认识,天天给你做好吃的!

       高铁-地铁,从乡间(密云水库)到帝都,也就2小时多那么一丁点,嘿,到家了,现代化的交通设施,还是挺棒的。

2025年5月19- 20日手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