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文地理描述类题: 一、图表描述类试题: 1、数据图标类题:总、分、变、论::先总体(总体概况,以什么为主;面积大小、数量多少、分布不均、集中分散等);后分论(那个多、哪个少;面、线-沿、点-在、形状);先变化(变多变少,向哪里发展、延伸;变密变疏、分散到集中等);再结论(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化升级等) 【例题1-总体上;分述变化,完成结论】(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京某校学生在石景山区开展实践活动,探究石景山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如下图)。 ![]() 任务一 调查石景山区的产业结构。 石景山区抓住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两大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表为石景山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
(1)补充完成石景山区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据图说出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 (1)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产值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持续上升;产业结构升级. 2、等值线类题:形、势、值(形状、趋势、数值范围和极值) 【例题2-形态、趋势、数值】(5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1)读左上图,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气温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5分) 【答案】分布特征:等温线大致为东西走向,由南向北数值减小;中部地区等温线向北凸出;西部地区等温线比东部地区等温线更密集等,大部分地区再0℃-4℃之间。 形成原因:受纬度位置影响,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大而气温降低;受地形影响,中部平原地区比两侧山地地区气温高;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地势起伏大,气温差异大等。 3、分布特征:点、线、面、形:点-城市、景点、矿区等;线-沿海、河、交通线等;面-分布不均,X多X少;疏密;集中分散等;形态-集中团块、带状、环形、放射等 【例题3-总:分散;分:各区大小和分布】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3分) 长株潭城市群以长沙、株洲和湘潭三个城市为中心,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下图为城市群规划时期长珠潭地区示意图。 ![]() (1)描述长株潭城市建成区空间分布的特征。(3 分) 【答案】各城市建成区围绕绿心区域分散布局;长沙比株洲和湘潭城市建成区面积大; 主要沿湘江、沿铁路线布局。 二、人文地理特征描述类题 1、人口:人口数量、增长变化(户籍人口、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构成、文化素质等 2、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例题-城市化标志】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塔科马市(47°17'N,122°28'W)是位于北太平洋东岸的港口城市,人口约21.9万(2020年)。该市一位名叫约克的年轻人非常喜爱中国文化,工作之余经常前往图书馆读书,或漫步公园游憩。1873年,横贯美洲大陆的北太平洋铁路建成。这条铁路成了分处铁路两端的约克曾祖父母缔结姻缘的纽带。他们初识时,位于铁路西端的塔科马仅千余人,到1889年人口达3.6万。图12示意塔科马市内部空间结构。 ![]() (1)概述该市兴起与发展的过程。 北太平洋铁路建成后,人口数量增多,城市逐步兴起,海运和陆运交通联系日益紧密,带动产业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用地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进一步发展。 (2)归纳该市商业区的分布特征。 分布比较分散,临近港口和城市中心集中成片,沿主干道呈带状,在街角和居住区呈点状分布。 (3)说明该市适宜步行的原因。 城市环境宜人,建有步行道,步行范围内的设策较为便利、公园绿地分布广。 3、建筑物的的特征:就地取材,房屋结构(高架、骑楼)、屋顶形态、墙壁厚薄、窗子大小(大则采光通风,小则防寒防风沙)、建筑布局(趋利避害-依山就势、背风向阳、宅高田低、御外凝内);节能环保,方便拆卸等;文化内涵(内向性、封闭性、长幼尊卑、南北融合)。 【例题1-趋利避害】突尼斯兼具非洲、阿拉伯和地中海三重属性,拥有古老文明。下图为突尼斯简图及玛塔玛塔古村落“悬屋”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玛塔玛塔古村落仿佛隐形于沙漠之中,地面上并没有任何建筑耸立,而是一个又一个大坑分布其中。这些凹陷的坑洞直径十米左右,深则达六七米。一个个小的窑洞镶嵌在大洞的四壁,形成悬空于地面和洞底之间的“悬屋 (2)说明玛塔玛塔古村落“悬屋”建筑特点的成因。(4分) 该村落位于突尼斯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多大风,土层深厚,“悬屋”能够隔热、防风沙,且易于修建和保存。 【例题2-地理环境包括人文环境】福建省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全国第一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图为长汀县示意图。 ![]() 长汀古城中的大夫第(如图所示)是一处砖木结构的客家厅堂式建筑,汇聚了客家建筑最经典元素,总体布局像北方的四合院,但天井众多。这座古典宅院坐西朝东,门前是汀江,目前已成为汀州古城著名景点。 ![]() (3)概括该类建筑体现的当地地理环境特点。 多森林;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众多;南北文化融合 三、环境问题列举:生产(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生活(衣食住行)过度不合理产生 1、生态破坏:(自然(地气水生土)脆弱、生产生活(过度不合理)造成资源和生态的破坏 (1)土地资源:水土流失、石漠化(流水侵蚀)、荒漠化(风力侵蚀) (2)气候资源:全球变暖、热岛效应(温室气体) (3)水资源:河流断流、水源枯竭、地表塌陷(地下水过度开采) (4)生物资源:物种减少、植被破坏、过度捕捞、过度开采 (5)盐碱化(过度灌溉,蒸发反盐);板结化(过度施化肥,有机质减少,地表硬化) (6)矿产资源-资源枯竭;旅游资源的破坏等 【注】具体见后面生态环境的治理 2、污染问题:生态自净能力(植被、物种、湿地,水量和流动性差)、污染排放(生产、生活);治理(治理污染工程、技术,恢复生态,控制生产生活排污) 【例题1工业生产-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说明东哈萨克斯坦州可以发展的主导产业,列举发展该产业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金属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可以发展的主导产业为冶金工业。地表植被破坏,大气、水 体、土壤污染,尾矿、废渣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注意】思考农业和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 【例题2-人类生产生活少,污染扩散净化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分析南极半岛地表污染物少的原因。 南极半岛人类活动少,排放的污染物少;南极半岛位于极地东风带控制区,风力强劲,不利于污染物沉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