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学第一名总是考满分,背后的秘密我替你问到了!

 时间变成水 2025-05-2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作者:豹妈

类型:育儿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前几天我见到了一位学生家长,她家孩子小栗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数学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最近的一次期末考试,更是拿了满分。

你们肯定很好奇,这孩子是怎么学习的?是不是从小就特别聪明?还是报了什么神奇的补习班?

图片

图片

我也特别好奇,就趁机和这位妈妈聊了聊。她说的话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孩子能拿高分的背后,藏着这么多门道。

这位妈妈说,小栗最开始的数学成绩并不出众,能保持在班级前十就不错了。转机出现在三年级,班里来了个转学生,那孩子的数学特别厉害。

小栗发现这个新同学解题特别快,而且思路清晰。他就开始主动找这个同学请教,看人家是怎么做题的。慢慢地,他发现这个同学有个特点——做题之前会先画个简单的草图,把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标注出来。

你猜小栗怎么做的?他开始模仿这种做法。刚开始可能画得不太好,但他坚持下来了。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样做题真的特别有用,不会再因为看错题目或者遗漏信息而失分。

图片

图片

后来,小栗又遇到一个数学高手,这个同学的特点是会把做过的错题整理成一个本子,还会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易错点都写下来。

小栗又学会了这一招。他不光把错题记下来,还把那些做对了但是思考了很久的题也记录下来。慢慢地,他发现自己总结的这些题目里,很多解题思路都是相通的。一个知识点,可以用在好多不同类型的题目上。

这样学下来,小栗就像在玩积木一样,把别人好的学习方法都学过来,再结合自己的特点,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

你看,他学会了画草图,学会了整理错题,还学会了总结解题思路。这些方法叠加在一起,就让他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但最让我惊讶的是,小栗妈妈说:'我家孩子现在已经不用我管了,他自己就会琢磨学习方法。他说看到谁学习有一招特别厉害,他就想着法儿去学。'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看得更远。

图片

图片

咱们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要怕模仿别人。模仿不是抄袭,而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就像我们学说话的时候,不也是通过模仿大人才慢慢学会的吗?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老是模仿别人,会不会缺乏创造力?'

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创新,往往是建立在充分学习和模仿的基础上的。就像是在做菜,你得先学会基本的烹饪方法,然后才能创新出自己的独特做法。

那咱们怎么引导孩子去学习和模仿呢?

第一步,帮孩子找到值得学习的榜样。可以是成绩好的同学,也可以是学习方法特别的孩子。鼓励孩子主动去和他们交流,看看人家是怎么学习的。

第二步,引导孩子分析别人好的地方在哪里。比如这个同学的笔记记得特别好,那个同学的解题特别快,帮助孩子找到具体可以模仿的点。

图片

第三步,鼓励孩子在模仿中加入自己的想法。就像小栗那样,不光整理错题,还把困难题也记录下来,这就是他在模仿基础上的创新。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模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时候咱们要告诉孩子:不用着急,慢慢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记住,今天的模仿,是为了明天的创新。等孩子学会了足够多的方法,自然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就像小栗一样,从模仿别人的一招一式开始,最后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