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欣赏高古玉璧,大饱眼福!

 寂寞红山 2025-05-21 发布于北京
玉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具体起源时间约为五六千年前。最早的玉璧出现在红山文化中,这些玉璧由于受当时切割工具的限制,形制不太规整,边缘不甚圆,有的几乎近似方形,璧体厚薄不均匀,表面光素无纹。
Image

牛河梁出土的红山文化玉环

Image

国家博物馆藏红山文化玉璧

Image

国家博物馆藏红山文化双联玉璧

Image

辽宁省博藏红山文化三联玉璧

文化期的玉璧以良渚文化的名气最大,具体时间为约公元前3100年至前2300年。良渚文化玉璧通常为扁平的圆形,中央有穿孔,外缘较薄,内缘较厚。表面光素无纹,少数带有简单的鸟立柱或鸟形刻符。

Image良渚文化玉璧

Image

良渚文化玉大壁

齐家文化玉璧也是特色鲜明,制作精良,距今约三四千年,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齐家文化已经进入铜石并用阶段,是黄河上游地区一支具有特殊价值的考古学文化。

Image

清宫旧藏齐家文化玉璧

Image

齐家文化三联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Image

齐家文化六联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Image龙山文化玉璧

古玉璧由于年代久远,壁体有不同颜色的沁色,红山文化玉器天然沁较轻,沁色也较少,仅有红褐色、水锈和灰黑等色。良渚文化的玉璧沁色多为雾状的灰白色。原始社会的玉璧玉质一般是青玉、绿玉、灰白玉、淡黄玉。

Image崧泽文化玉璧

Image陶寺文化晚期玉璧 

Image

 新石器时代玉璧

进入商周时期,玉璧成为贵族阶级的专属礼器,形制更为小巧,切割工整,内外圆厚度一致,多以素器为主。商代玉璧以不透明的青绿色玉为主,多素面无纹。西周时期,玉璧的制作工艺大幅提高,大璧仍以素面较多,小璧则常饰有精美的纹饰,如龙、凤、鸟纹等。
Image

Image

商 凸缘璧二(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Image

商 玉牙璧(正面)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Image

西周 鸟纹玉璧(背面)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Image


春秋战国时期,玉璧的数量和种类均有所增加,工艺也更为精湛。璧体逐渐变薄,器形更加规整,并出现了谷纹、蒲纹、云纹等多种纹饰。同时,出廓玉璧、镂雕玉璧等创新形制的出现,展现了这一时期玉器制作的独特风格和高度创造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汉代是玉璧发展的鼎盛时期,玉璧的形制和纹饰更加多样化。汉代玉璧沿袭了战国的风格,但略有变化,玉质仍以和田玉中的白、青、碧玉为主,但壁的形体加大,有的直径达30直至50厘米以上。汉代玉璧中透雕的龙、凤、鸟纹较多,壁上的谷纹、蒲纹颗粒大而稀疏,起凸浅,谷粒上部浑圆。

图片

图片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