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心理疏导小组:郝现军、武勇、田妮妮、高鹏飞、申存志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河南一名女子被急救人员戴上手铐强制带走治疗,引发社会关注。河南禹州卫健委就此发布情况通报称:当天120急救人员系接到躁狂发作患者家属求助,经家属同意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送医治疗,当事患者已查实有多次就诊住院记录。期间,医护人员采取不当约束措施造成负面影响。目前,当地卫健委已责令涉事医院对当值医生谢某某停职处理、对工作人员高某某予以辞退,并作进一步调查处置。看到这个视频,也让我们思考,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精神疾病的患者。这几天的心理咨询中,也发现很多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家属,认为患者在家有危险,光想把孩子送到医院或者赶快吃药好病。其实这是不妥的,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可能遭遇各种困境,而精神分裂症患者正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灵风暴。如果将精神分裂症形象地比喻为“醉酒”,发病时,患者失去理智,言行失控,仿佛迷失在混乱的精神迷宫中;但当病情缓解,他们依然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个体,渴望被理解、被接纳。这一比喻,深刻揭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痛苦与挣扎,也提醒我们,他们比任何人都更需要关爱与支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出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他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在发病期间,患者就像“喝醉了”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做出一些在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坚信一些不存在的事物,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这些症状让他们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本质上发生了改变。当病情得到控制,他们依然是曾经那个善良、有梦想的人,只是暂时被疾病的阴霾笼罩。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得不到关爱和支持,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绝望的深渊,进而走向颓废。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社会的误解,使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缺乏家人的关心、朋友的理解和社会的包容,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社会的负担,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长期处于这种负面情绪中,患者的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康复的希望也会变得更加渺茫。事实上,无论是在病情发作还是缓解期,给予精神分裂症患者关爱,都是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关键。在发病期,患者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耐心陪伴和专业治疗。家人要理解患者的症状并非故意为之,不要指责或嫌弃他们,而是用温暖和包容的态度,帮助他们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则要运用专业知识,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控制症状,缓解痛苦。在病情缓解期,关爱同样不可或缺。患者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鼓励,重新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的生活。家人可以陪伴患者参加社交活动,鼓励他们培养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社会也应该消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为他们提供平等的就业、教育和社交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精神分裂症患者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而关爱就是照亮他们前行道路的明灯。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支持和关爱,才能帮助他们走出疾病的阴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让我们用爱驱散偏见,用行动传递温暖,共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关爱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