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苍山的风裹挟着洱海的水汽掠过喜洲的青瓦白墙,我再次踏上这片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土地。当我们推开了喜洲喜林苑・杨品相宅那扇斑驳的木门,如同开启了一本尘封的历史长卷,开始了一段与古老文明的对话……
踏入杨品相宅,迎面便是那气势恢宏的白族特有三滴水门楼,它犹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门楼飞檐翘角,层层叠叠,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彰显着白族建筑独有的灵动与韵味。精美的砖雕、木雕遍布门楼各处,每一处雕刻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家训工整地刻于雕栏之上,字体苍劲有力,承载着家族的期望与教诲;檐廊顶部的花卉人物栩栩如生,或温婉柔美,或英姿飒爽,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繁复的花纹,是匠人们用刻刀在时光中留下的印记;这些生动的人物故事,是白族文化代代相传的见证。阳光透过门楼的缝隙洒落,在地面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光影交错间,仿佛将我们带回了往昔的岁月,让这座宅子成为了连接古今的精神空间,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在这座充满故事的宅院里,我们有幸邂逅了喜林苑老板娘 Jeanee。她身着一袭素雅的服饰,眉眼间透着东方女性的温婉与柔美,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优雅知性的气质。说起她与中国的缘分,那是一段浪漫至极的爱情故事。当年,她在南京大学研究院留学时,与丈夫 Brian Linden(布莱恩・林登)一见钟情。共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的心灵逐渐靠近;对中国传统文化建筑的痴迷,成为了他们爱情的坚实纽带。在那些充满诗意的日子里,他们手牵着手,漫步于中国的大街小巷,穿梭在古老的建筑群中。从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到北方古城的雄浑大气,他们一同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俩人聊天时,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渴望在中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个能够安放他们对中国热爱的地方。这个梦想,如同种子一般,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茁壮。
这份对中国的深情,促使他们不断追寻心中的梦想。2008 年,经过多年的努力与筹备,他们的梦想终于成真,在大理创立了喜林苑这个别具一格的民宿品牌。“喜洲的喜,林登的林”,简单的名字,却蕴含着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与期许。为了打造出最具特色的民宿,他们曾花费 18 个月的时间,深入大理喜洲的大街小巷、村落人家。他们走进白族居民的家中,与当地人围坐在火塘边,听他们讲述祖辈的故事,了解白族的民俗风情;他们穿梭在古老的建筑之间,仔细观察每一处建筑细节,研究白族传统建筑特色;他们还深入当地的集市,品尝地道的美食,探寻民间手工艺的奥秘。从白族的三道茶习俗,到扎染技艺的传承;从传统建筑的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布局,到木雕、石雕、彩绘的精湛工艺,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只为将喜林苑打造成一个能真正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地方。在他们心中,喜林苑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住宿的民宿,更是他们对中国的情怀与梦想的寄托,是一个文化交流的重要入口,他们希望通过这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洲,爱上白族的传统文化和建筑。
“云南很包容,在大理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外国人,我们就像是家人一样。” 老板娘 Jeanee 微笑着说道,眼神中满是温暖与感动。这份包容,让她和丈夫能够在这里安心地追逐梦想,也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在喜林苑,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相聚于此,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故事,交流着不同的文化。这里没有隔阂,没有陌生,只有温暖与欢笑。如今,提起喜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喜林苑。这座民宿,以灰瓦红墙的质朴之姿,完美地嵌入蓝天、白云、稻田共同构建的自然调色盘中。远远望去,它与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宛如一幅绝美的田园画卷。春天,它在油菜花海的簇拥下,显得格外清新雅致;夏天,它在绿树成荫的掩映下,散发着宁静祥和的气息;秋天,它在金色稻田的环绕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无论是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屋顶,还是傍晚夕阳为它披上金色的外衣,喜林苑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已然成为了喜洲的文化地标。
每年秋天,是喜洲最美的季节。无垠的金色稻田铺满视野,微风拂过,稻浪翻滚,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曲丰收的赞歌。那耀眼的金色,衬得喜洲的蓝天愈发澄澈,白云也变得更加洁白。闭上双眼,静静地聆听着稻田里的声音,感受着微风轻抚脸庞,就好像进入了一个金色的梦乡,让人沉醉其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与喧嚣。在这片金色的海洋中,喜林苑宛如一座静谧的港湾,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栖息之所。游客们可以漫步在稻田中的小径上,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参与到收割稻谷的活动中,体验劳动的快乐;还可以在稻田边的观景台上,欣赏美丽的日落,感受岁月的静好。
除了杨品相宅,喜林苑还对另外两处院子进行了精心改造,分别是宝成府和杨卓然院。宝成府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它曾是白族曾经的首富、商帮四大家之首 —— 严氏二公子严宝成的婚宅。这座始建于 1928 年的宅院,占地约 6 亩,即便在今天,依然是喜洲数一数二的大宅院。喜林苑从 2009 年开始介入宝成府的改造工程,前后共耗时九年之久。在这漫长的九年里,设计师和工匠们秉持着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小心翼翼地修复每一处破损的建筑,还原每一个消失的细节。他们翻阅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当地的老人,力求最大程度地还原宝成府的原貌。在修复过程中,他们尽可能地保留了宝成府原有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生活元素,让这座古老的宅院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走进宝成府,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年代。院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曾经的故事。精美的雕花门窗,记录着往昔的奢华;宽敞的庭院,见证了家族的兴衰。在这里,客人可以品尝到地道的白族美食。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饵丝,配上鲜美的汤汁和丰富的配菜,让人回味无穷;中午,一桌丰盛的白族八大碗,色香味俱全,展现着白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夜晚,围坐在庭院中,品尝着香甜的乳扇,喝着清香的三道茶,感受着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客人还可以参与白族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在扎染工坊里,亲手制作一块属于自己的扎染布,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木雕工作室,跟着老师傅学习木雕技艺,感受工匠们的精湛手艺。此外,客人还可以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真正地融入喜洲的日常生活,领略这座古镇的独特风情。
杨卓然院则有着另一种独特的韵味。它以古朴典雅的风格为主,庭院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环境清幽宁静。在这里,客人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一份难得的宁静与安逸。漫步在庭院中,听着鸟儿的鸣叫,闻着花草的芬芳,身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放松。院内还设有书房、茶室等休闲场所,客人可以在这里静下心来,阅读一本好书,品一杯香茗,感受生活的美好。
喜林苑曾说:“最好的旅行大概就是在陌生的地方,真实地贴近当地,去探索生活,然后用片刻的出离来忘掉自己。” 在喜林苑的这段日子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里,我们不再是匆匆而过的游客,而是成为了喜洲生活的一部分。我们跟着当地的老人学习白族的山歌,那悠扬的歌声在山间回荡,传递着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参与白族的传统节日活动,在热闹的氛围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我们还与民宿管家一起,于清晨时分前往喜州赶早市,沉浸式感受烟火气十足的独特民族风情。我们在古老的建筑中感受历史的沧桑,触摸着岁月留下的痕迹;在民俗活动中体验文化的魅力,领略着白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收获温暖与感动,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喜林苑,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我们在旅行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也让我们对大理、对喜洲有了更深的了解和热爱。
如今,喜林苑不仅是一个民宿品牌,更是一个文化传播的平台。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里,不同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绽放出绚丽的火花。Jeanee 和 Brian Linden 用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他们让喜林苑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人爱上了喜洲,爱上了中国。
2025饭店业手机短视频特训营私教班,满16人,滚动开班,报名:罗老师18258856184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