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在无锡待着,趁着不冷不热,老邹俺去了两趟惠山古镇。因为新扩展了一倍,在2025年元宵街作为央视晚会的一个外景晚会场地,算是“开光”,之后便陆续向游客开放。 以我的观察,新扩展部分与早已开放的部分,合起来就是一个近似的正方形,而早已开放部分,则类似一个锐角三角形,新开放的二期三期,则如同对称的另一个锐角三角形,占满了一整个街区。 我是好奇新开放的部分是什么个样子。映月里,还有河边改造的溪山第一楼,在央视元宵晚会都是外景。那条河,传说是老乾南巡江南到无锡时,龙船径直从运河三里桥段到寄畅园门外百余米的码头的河段,名寺塘泾。第一次我主要看了新开放的片区,没注意到已经开发片区河边改造的溪山第一楼。第二次去才发现是已经开发段的建筑改造成二层楼阁。见图二。一看这楼,很是败兴。一个巨大的类似花环一样的东西,围在楼的正面,弄得跟秦淮河的青楼那样。就让其素淡雅静一点更符合江南气氛才是。 现在整个街区的惠山古镇,商业服务业满街,也可以理解。因为惠山古镇的商业模式,是政府文旅企业出资建设改造,出租给商家用于餐饮和商业服务,商家获得营业收入,持续缴纳租金。文旅企业的收入靠租金和提供物业服务。有些地方关上城门收门票,比如湖南凤凰。无锡另一景区荡口古镇,一度免费。后来该主意要收门票,立马游客稀疏。里头租用商铺的商家生意一落千丈,几乎都没法干,走了。管委会收不到租金,而游客又很少来了,于是陷入被动。现在又免门票了,门庭冷落的惯性依旧。 老邹俺个人观察到江南另有一古镇,是独一无二的模式。浙江绍兴安昌古镇。那古镇,原住民照样生活在游客免费参观的景区里,差不多就是说前店后宅的模式(云南丽江古城差不多也是如此模式)。虽然说是古镇,但是这个镇依然生机勃勃,而不是没有居民和烟火气的标本。帝京前门,因为将前门外大街两边一定距离内崇文区和宣武区的居民都拆迁走了,就此也成了静物标本。 惠山古镇主要是游客休闲的地方,我看是七成为休闲,三成为风景。而这三成风景,一成跟紧邻的锡惠公园寄畅园(乾隆同志老乾克隆了寄畅园,在帝京颐和园里建了个谐趣园)那样,借锡山和惠山的景,二成则是自身的河道与建筑和小桥的江南小景。 看来,惠山古镇的经营路线是比较成功的。无锡文旅管理当局今后可能要关注的重点是防止出现宰客欺诈行为,包括南长街清名桥古运河街区;并进一步改善配套服务(也是增值服务)。全国好多旅游热点,都因为严重的宰客与欺诈行为而声名狼藉,严重影响全国各地游客到这些地方去的意愿。 映月里与阿炳的胸像。图右侧建筑旁可见锡山的龙光塔。原先的无锡驻军308部队礼堂,留了下来。这是这个古镇很少留下的五十年代建筑。此图是借来的,直到九十年代,现在惠山古镇入口到山门的路,当时是这个样子。老邹俺小时候那里是这个样子。再早,可能也是祠堂群。现在平掉了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房子,恢复了祠堂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