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面 关注我们 知名·专业·权威 ![]() ![]()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 联合推送 ![]() ![]() 刊头书法:陈宜浩先生作品 ![]() ![]() 作者简介 高文俊,1957年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交通运输局退休公务员。当过农民,教师,恢复高考后考入内蒙古交通学校(现为内大),毕业后分到国家机关工作,一直从事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爱好文学历史,在岗期间每年有近百篇豆腐块新闻发表于地方和行业报纸。退休后,仍笔耕不缀,被单位返聘为史志办主任,现定居北京哄孙子。 ![]() ![]() ![]() ![]() 七律三首 游贵州黄果树大瀑布 文/高文俊 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葛墅”瀑布或“黄桷树”瀑布,因本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白水河上游,距安顺市西南45千米,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千米。 黄果树瀑布在打邦河流域的白水河段上,河水由北向南,到达黄果树时,河床出现一个大的纵坡裂点形成黄果树瀑布,水流经瀑布后向西绕行一个近似半圆的弧形,弦长500米,向西凸出300米,到达水刮冲以下的螺丝滩头,恢复由北向南的流向。瀑布宽101米,高77.8米。瀑布飞泻入犀牛潭,水流依次经过三道滩、马蹄滩、猪龙潭、油鱼井、锅底凼、湾塘、冒水塘。 1638年,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途径黄果树入滇发现大瀑布后描写道:“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在他所见的瀑布中,“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从那时起,黄果树瀑布就逐渐被人们认为是全国第一瀑布。 瀑布河水的流量,水小时只有几个流量,最大时达到1000多个流量。水大时,瀑布溅珠飞洒到100多米高的黄果树街上,两三里外能听到雷鸣般的响声。水小时,河水仍然分成4支,铺展在整个岩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 瀑布后有一长达134米的水帘洞拦腰横穿瀑布而过,由6个洞窗、5个洞厅、3股洞泉和6个通道所组成。从水帘洞内观看大瀑布,令人惊心动魄。这样壮观的瀑布下的水帘洞,在世界各地瀑布中也是罕见的。瀑布前面是一很深的箱形岩溶峡谷,左为悬崖峭壁,古木森森;右为钙华坡、石笋山,芳草繁花,铺上云天;中为犀牛潭、马蹄潭……,潭滩相连,透逝相接。犀牛潭深17米,常为溅珠覆盖,雾珠腾空;上午下午,阳光折射,彩虹升起,前人有“雪映川霞”的称誉。瀑布对面建有“观瀑亭”,甚古雅,有清代著名书法家严寅亮名联:“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亭下林木茂密,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河面架曲桥通“水帘洞”。瀑布下游不远岸边绿树丛中建有黄果树瀑布宾馆,宾馆建筑采用了布依族石砌建筑风格。瀑布侧畔建有徐霞客大理石雕像。自徐霞客发现黄果树瀑布后,明清两代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都在黄果树瀑布留有遗迹,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以及副国级领导人和开国将帅,众多的中外友人来此视察旅游参观。2025年4月15日,笔者畅游了黄果树大瀑布,随之口赞七律三首,今天发在网上,与大家共勉。 其一,游黄果树大瀑布 奔流万壑破云来,雪浪翻空响若雷。 匹练横天悬素壁,烟霞绕岫隐瑶台。 惊涛溅玉三千丈,急雨飞花几处开。 我欲乘风凌绝顶,直将清气涤尘埃。 其二,赞黄果树大瀑布之犀牛潭 银河倒泻势峥嵘,撞落深潭万壑惊。 雾卷寒波吞日月,涛掀雪浪隐犀行。 虹光屡现千重彩,珠玉频飞两岸晶。 最是天然神匠笔,一池澄碧写幽情。 其三,赞黄果树大瀑布之水帘洞 万练崩腾挂碧穹,寻幽忽入水晶宫。 珠帘漫卷遮天瀑,玉殿深藏透月风。 雾绕岩扉听浪吼,光摇石径见虹融。 倚栏恍若临仙界,欲揽星河入袖中。 2025年4月15日于贵州黄果树瀑布 七律 游贵州双龙镇巫山大峡谷 文/高文俊 双龙镇巫山大峡谷位于黔南龙里县和贵阳龙洞堡交界处而得名双龙镇,由原丽江束河古镇的开发运营商"昆明鼎业集团"与中铁联袂打造,占地约400亩的民族风情旅游小镇。景区依山而建,流水潺潺、空气清新……漫步于小镇中,犹如走进了江南水乡画卷。宽街窄巷、古树高墙、门楼庭院院院不同,中式四合院建筑结合了京派、江南民居、岭南风格、海派风格、徽派风格、川西民居等风格,集众家之所长,别有一番韵味。 ![]() 巫山大峡谷是一条8公里长的自然峡谷,乘坐峡谷内的小火车环绕一圈,两侧层峦叠嶂、流水潺潺、空气清新,让人流连忘返。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徜徉于山水之间,优雅静谧,就像城市中的一颗“绿宝石”,流经四季芳华,滋养无尽灵秀。 ![]() 景区设有动物园、悬崖栈道.高空玻璃桥等游览游玩设施,同时,还开展了飞达拉攀岩、空中威亚、情景式剧本体验等娱乐项目,满足不同人群的游玩需求,无论是亲子出行还是情侣,巫山峡谷景区无疑都是不错的选择。2025年4月16日,笔者有幸游览了双龙镇巫山峡谷景区,游览毕即席写下这首七律,与大家一起分享。 ![]() 双龙卧溪映眼眸,巫山峡谷韵长留。 危崖峭立千峰秀,碧水环流九曲幽。 栈道凌空惊客胆,索桥横涧惹心悠。 天然胜境桃源似,醉意陶然梦里游。 2025年4月16日于贵州双龙镇巫山大峡谷 ![]() 七律 游贵州梵净山 文/高文俊 在与湘、渝、鄂三省、市交界的黔东北边陲,在横亘楚蜀大地、绵延数百公里的武陵山脉,有一座充满神秘色彩而又雄奇伟岸的山峰,这就是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梵净山。几百年来,梵净山的名字一直在黔、湘、川、鄂、桂等南国地域久久流传。虽然朝代有更替,人世有变迁,但梵净山的魅力依然历久不衰。 梵净山位于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三县结合部,海拔2572米,不仅是贵州的第一山,更是武陵山脉的主峰,是屹立于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大斜坡上的巨人。其古老的山体距今已有10~14亿年的历史,是黄河以南最古老的台地。再加上山体庞大深邃,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故明朝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奉皇帝诏令而建的古碑上称之为“众名岳之宗”。 ![]() 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使梵净山富集了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山,或雄奇险峻,或秀美多姿,那引人入胜的是分布在蘑菇石左右两侧的老金顶和红云金顶,两金顶遥相呼应,各有特色。老金顶有九皇洞.燃灯殿.万卷经书.老鹰岩等景点。红云金顶在海拔2200余米的崇山峻岭上,突兀而起冒出一尊石柱,高约100米,如巨笋出土,似玉龙啸天,红云环绕,直指苍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又将山顶一劈为二。两个山顶上分别建有释迦殿、弥勒殿,两殿之间有天桥相连,朝拜的香火烧到了云天之上。还有那独立撑云的蘑菇石、依山望母的太子石、状若册籍的万卷书(山岩)等,形神兼备,令人叹绝!至于梵净山顶部一带常常出现的“佛光”,更是令人魂牵梦绕,一睹为快。水,或涓涓细流,或丁冬垂滴,或白练悬空,或奔腾咆哮,皆异常澄洁。峰回水转,汇成了九十九条溪流,顺山势的东西走向,向东汇成了锦江、淞江,直奔沅江入洞庭湖;向西汇成印江河,直奔乌江进长江。遍山皆树,满眼是绿,繁花争艳,鸟兽和鸣,一幅天然画卷。还有那云、雾、风,波谲云诡,也给梵净山增添了不少的神秘色彩。置身此山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2025年4月17日,笔者沿着陡峭的木石栈道爬上了梵净山,随即草诗一首,以纪念这次难忘的旅行。 梵山净土入九霄,双峰对峙接天桥。 蘑菇石立千秋韵,万卷书藏万壑韶。 雾锁灵峰腾紫气,云缠古木隐仙樵。 尘心到此皆涤尽,漫倚危栏听玉箫。 2025年4月17日于贵州梵净山 ![]() 七律 游贵阳甲秀楼 文/高文俊 甲秀楼在贵州省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块巨石(形似古鳖)为基而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免费开放。 甲秀楼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浮玉桥,甲秀楼主体建筑和翠微园,甲秀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20米,12跟石柱托檐, 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翠微园是一组由拱南阁,翠微阁,龙门书院组成的明清古代建筑群。浮玉桥全长90余米,穿过楼下,贯通两岸。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是贵阳的地标性建筑,也是贵阳历史的见证。贵阳位于贵州中部,贵山之南属阳故名贵阳,历史上一直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物资集散地。贵州古称夜郎国,与中原割据,明永乐11年,明成祖朱棣颁布改土归流法令,贵州正式建省。大明灭亡后,云贵高原属于南明政权的辖地,后吴三桂剿灭南明政权回归大请版图。据记载,至明清两朝,贵州共考取进士700多名举人6000多名,这在文化欠发达的少数民族边陲是一个不小的成绩。这也许是贵阳甲秀楼“科甲挺秀”的应有之意吧!2025年4月18日,笔者临上返程火车前,游览了贵阳甲秀楼,随即写下了一首七律,咏赞贵阳甲秀楼。 南明河畔立琼楼,四百春秋岁月悠。 翠瓦飞檐凌浩宇,朱栏映水绕芳洲。 鳌矶独峙清波上,墨客纷临韵事留。 科甲挺秀名远播,黔中胜景冠风流 。 2025年4月18日于贵阳甲秀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