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临床常用的恶性肿瘤 放化疗保护剂 有哪些? 2024 开启新篇章 ![]() 放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无法将正常细胞区别于肿瘤细胞,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与其相关的副作用不仅限制了治疗剂量,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临床上为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放化疗损伤,专属的保护剂得到了开发并有其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目前有两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第一是在放化疗前应用保护剂,第二是在放化疗后应用保护剂或解救剂,旨在选择性地解救正常细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保护剂既能做到不影响治疗疗效又不会干扰治疗的毒性。 已有研究证实,一些含硫的化合物和金属螯合剂具有较优的保护作用。 ![]() 01 01 含硫的亲核化合物 氨磷汀 广谱细胞保护剂,可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放疗和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效应,而不影响抗肿瘤药的细胞毒性。可作为多个癌种,包括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鼻咽癌、骨肿瘤、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化疗前的保护剂,放疗前应用可以减少口腔干燥和粘膜炎的发生。 ![]() 主要不良反应:低血压。正在使用降血压药物的患者应在使用氨磷汀前24h停药,并在给药后给予预防处理,例如平卧等。其它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喷嚏、皮肤潮红、金属味觉、低钙血症。 ![]() ![]() 02 金属螯合物 右雷佐生(地拉佐生、右丙亚胺) 地拉佐生为雷佐生的右旋异构体,水溶性更好,可经胃肠外给药。地拉佐生在细胞内水解形成螯合剂,集合细胞内铁,从蒽环类药物-铁复合物中去除铁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故主要用于预防长期(FDA规定>6周)接受蒽环类抗生素(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治疗的癌症病人所诱发的心脏毒性;减少蒽环类化疗药物多柔比星治疗累计量达300mg/m2可能引发的心脏毒性发生率与死亡风险。 ![]() ![]() ![]() 不良反应:主要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白细胞减少。其它不良反应较轻,如恶心呕吐、脱发、转氨酶一过性升高、注射点疼痛。 ![]() ![]() 03 巯基化合物 ![]() 还原性谷胱甘肽 是一种天然的巯基三肽,在体内参与解毒和免受氧化剂损伤。在使用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博莱霉素,尤其是大剂量使用时,有研究表明化疗前15分钟静脉输注可降低顺铂引起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可预防使用环磷酰胺时引起的泌尿系统损害。作为放疗辅助用药时一般在放疗后使用。 ![]() 美司钠 通过形成一种惰性硫醚而灭活烷化剂代谢物,由于其仅在泌尿道有活性,对氮芥类化 疗药的全身性活性和非泌尿系统毒性不受影响,因此将美司钠与环磷酰胺或异环磷酰胺同时使用,可防止化疗时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毒性。毒性极小,一般无不良反应。 ![]() ![]() 04 四氢叶酸 类似物 亚叶酸钙 亚叶酸(甲酰四氢叶酸)是第一个化学保护剂,其钙盐亚叶酸钙直接提供叶酸在体内的活化形式,促进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的甲氨蝶呤的解离,加速细胞内毒性物质的排出,故临床常用于抵抗甲氨蝶呤过量或大剂量治疗后诱发的严重毒性。与5-氟尿嘧啶合用时,可作为增敏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不良反应很少,非常罕见皮肤过敏反应,大剂量使用时罕见胃肠道功能紊乱、失眠或抑郁。 ![]() ![]() ![]() ![]() 文字 | 方颖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