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越创作二十四节气·2025摄影选>>>春末夏初之际 当牡丹的繁华悄然落幕 正是芍药悄然绽放的序曲 五月是春末夏初的季节,草木温润,阳光很暖,一切都恰到好处。 花之富贵的“花王”牡丹随着初夏的到来,终于落下帷幕,而不与百花争春的“花中宰相”芍药,此时正舒展笑靥,接过那烂漫牡丹的花季,开得如火如荼,把初夏点缀得一片热烈。 ![]() 5月中旬到北京顺义参加画展,展览地在北京保税艺术区、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画展的展览开幕很热闹,而接下来的几天我便打算再逛逛北京城区。 古人有云:“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立夏后,正是观赏芍药的好时节。 春末夏初,上海的风中已染上几缕温热,五一期间花神上线,上海植物园里的芍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妥妥地成为牡丹园里的“主角”。而我到五一后想打卡“五月花神”的绰约倩影,却只是零星的几朵花的失落。 ![]() 上海的芍药花通常在4月中旬开始开花,持续时间到5月上旬,而北京的芍药花盛花期通常在每年的5月底到6月初,有些品种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也会再度开花。 五月的北京这几天天气晴朗,此时节北京多处的芍药花海,灿如云霞、正放异彩。 芍药的花期大约为4月下旬到6月,其中5月中下旬开的最为璀璨。芍药也是中国的本土名花,象征着富贵吉祥,兼具观赏与药用双重价值,其根可入药,花可做茶,已伴随中华文明上千年历史,被成为五月花神。 ![]() 惟有小栏藏秀色, 数枝芍药殿春迟 5月的皇家圆明园是芍药的天下!盛花期的花中宰相芍药花姿轻柔姣美,花容嫣然脱俗,在北京的最后一天赶了一波京城赏花盛事。 圆明园种植芍药历史悠久且品种众多,每年此时芍药以其独有的风华,在这座承载着历史沧桑与自然之美的皇家园林中,演绎一场视觉盛宴。 ![]() ![]() 洋洋洒洒风流婉转 开在旷野里 开在初夏的和风中 “芍药”名称的由来据《本草纲目》记载:“芍药犹绰约也,美好貌。此草花容绰约,故以为名”。同时《本草纲目》也提出了芍药名字的另一个解释:“罗愿《尔雅翼》言:制食之毒,莫良于勺,故得药名,亦通。”认为制服食毒,调和五味,一勺之多,即可奏效,称为“勺药”。 ![]() ![]() ![]() “名花倾国两相欢”,初夏时节的圆明园西部,数万株芍药“花球”压弯枝头,微风拂过如海浪一般翻涌。站在花田中,随手按下快门都美到窒息,每一张照片里的花香都仿佛能够溢出屏幕。 今年园内有四大牡丹芍药观赏区,一在“鸿慈永祜”牡丹观赏区,上万株牡丹和芍药在静逸的遗址上绽放;其二为“山高水长”牡丹观赏区,大面积栽种牡丹和芍药;其三是“长春仙馆”牡丹观赏区;最后是“月地云居”。 无论是“鸿慈永祜”,还是“长春仙馆”,晨曦中的芍药花海,点缀着深深庭院,与旷野一般的芳草地相互映衬。芍药花开,岁月安然。让人不禁感慨:赏花还是得到皇家园林啊! ![]() ![]() 我从圆明园西南角的藻园门入园,再顺路一览皇家园林风貌,犹如画中游。 翻看着芍药地图打卡观赏区(借用别的博主的分享图),沿着园墙大路东行,藻园门口的“山高水长”只有一点芍药,于是环绕了一圈经过长春仙馆,月坛云居。月坛云居的芍药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鸿慈永祜是最大的一处芍药,今年用围栏圈起来了,适合纯赏花,可惜时间关系没有走遍。 ![]() ![]() ![]() ![]() ![]() 此时的圆明园初夏绿荫满园,自然野花遍地盛开,不自觉就来到“九州清晏”遗址,看着《圆明园四十景图咏》的彩绘图对比,圆明园用残垣断壁,讲述历史的沧桑。 “九州清晏”是圆明园的心脏,象征着古代中国版图中的九州,是皇帝处理朝政和皇室居住的地方,环湖分布着圆明园40景中的12景,分别为: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州清晏;长春仙馆、茹古含今、坦坦荡荡、杏花春馆;上下天光、慈云普护;碧桐书院、天然图画、镂月开云!! ![]() 芍药 古时雅称“将离” 这一别致之名 源自古人离别时互赠芍药 以花寄情的习俗 ![]() ![]() 《诗经·郑风》中的 “伊其相知,赠之以芍药” 不仅道出了芍药作为情感信使的温婉 也赋予了它超越花期的文化意蕴 ![]() 想起曾经学的一首诗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而接下来的其他公园里 20多万株芍药接力绽放 正式上线初夏限定的“高光时刻”~ ![]() 这个五月,暂别都市喧嚣,走进北京的芍药花海,在宫阙遗址与自然野趣的交响中,感受「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的千年风雅。 不妨走进大自然,共赴这场赏花之约吧! ![]() 体现明清时期皇家园林“壮观”的是其面积的广袤。例如,颐和园有 4300 余亩,园明三园有 200 多公顷,而避暑山 庄竞达 8000 余亩。 皇家园林讲究帝王气派,雄伟高大、金碧辉煌、主体突出、强调使用轴线布局,且大都占地较广,平面布局严谨,壮阔粗旷,厚重沉稳,规模浩大。皇家园林在色彩上富丽,表现为敦实、厚重、封闭,具有富贵气。 ![]() ![]() 赏花指南:芍药花期较短,5月中下旬为最佳观赏期,最佳观赏点位为“鸿慈永祜”(有围栏)和“长春仙馆”(无围栏),两处花海均距藻园门不远,建议自藻园门入园。 四机位环线游览路线 从圆明园藻园门进,开启这场芍药之旅: 1.鸿慈永祜:距离藻园门约917m,步行15分钟左右。这里芍药大片大片盛放,在古建遗址旁,芍药的柔美与历史的厚重交织,出片超有氛围感。 2.月地云居:距藻园门约393m,步行约6分钟。这片区域芍药花密集,粉紫花朵错落有致,衬着周围景致,随便一拍都能称霸朋友圈。 3.山高水长:距离藻园门446m,步行约7分钟。开阔场地中,芍药肆意绽放,背景空间感强,很适合拍全景花海大片。 4.长春仙馆:距藻园门约897m,步行15分钟左右。古雅建筑与娇艳芍药相得益彰,能拍出古风古韵的美照。 ![]() 如果你也喜欢花草或者摄影,欢迎关注,和我一起分享花开的美好。 二十四节气摄影·张越摄 【三远堂出品】花签 ——| 精 | 彩 | 文 | 章 | 推 | 荐 |—— ![]() ![]() 张越,女,艺术家,斋号三远堂。 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宾礼艺术家、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员、365米中国画山水长卷«江山一统»创作者、孔子美术馆客座教授。 2018年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勋章】 毕业于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上海师范大学。 祖籍四川内江。自幼耳濡目染,受家学渊源之影响,徜徉于流派林立的各家风范中,受益于古代大师的技艺,在绘画传统的文学内涵中华墨,作品多有创新。精研花鸟,山水、人物兼能,强调写在不经意中,隐博物而蔬荀气,追求作品的“迹简意澹而雅正”,营照出有别与传统的新绘画风格。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明丽简洁,天趣盎然,别具一格, 点染皴擦、少见勾勒,却丝毫不显洇漫松散,骨力挺拔、气韵刚健,作品富有新鲜灵动的生命力。 ![]() 【关于三远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