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灿灿金兰!盛开在春夏之交

 小山草木记 2025-05-22 发布于浙江
图文/林海伦
编辑/小   山

金兰在阳光充足时才能打开

迄今为止,宁波境内被发现和记录的兰科植物总共有56种。这个数字真的并不让人很满意,我坚信宁波的兰科植物应该有100种以上,包括野生的天麻和扇脉杓兰。但是,想要每增加一个新的种类就要不断地付出巨大的努力。

由于兰科植物是植物界的旗舰物种,是进化程度最高的植物类群,它们最具研究价值,全部是珍稀种类。一个地区的兰科植物的种类数是衡量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金兰生境

为了寻找到新的兰科植物的种类,我一直在行动,无论是高山密林,还是悬崖峭壁,抑或是湿地和溪流。我一次次地被挫败,依然是满怀信心地出发,直到我无法挪动脚步。

宁波市的陆域面积为9816平方公里,如果换算成平方米就是100亿,我想在有生之年能完成对这百分之一面积的调查,也就是1亿平方米,肯定能增加大量的新物种。

金兰的蒴果特写,蒴果几乎不具果柄,成熟后纵向裂开

在我看来要弄清整个宁波市的野外物种的分布和生存状况,那几乎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每次当我来到四明山深处,望着无法到达的崖壁和深涧,就感叹人类是何等的渺小,大山就是我的汪洋大海。

我每次出发去调查,虽然不一定能找到新的种类,但是总能看到新的现象。即使是原先就认识的常见种类,出现新的情况就已经让人十分满足的了。

金兰边上有上年残存果实

今年春夏之交时,我和小王(王振伟)在东四明山寻找扇脉杓兰,却看到高山落叶林下有许多金兰正好处于盛花期。据《浙江植物志》新编对金兰的记载“花黄色,直立,长约2cm,不完全展开”。

而我们那天看到的金兰的花朵真的是完全绽放开来的,主要是那天的光线很不错,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想在金兰的开花期往往会出现阴雨天气,本来就生长在林子中的金兰,自然是很难能看到其在阳光绽放的景象了。

对于金兰,我以前也遇见过几次,数量均不多,但一直没有见过它们果实是长什么样子的。好在东四明山这片金兰植株数目较多,有几株还残留着去年的果枝,尽管其蒴果早已裂开,里边多少还会残留少量种子,这就足够我用于作为观察其种子特征的材料了。

多数的金兰植株会开花,但不会结果,只有极少的植株会结果。因此就没有人会对其果实和种子的形态进行过描述,只是在兰科的条目下进行笼统的记述:种子极多且细小。而事实上每种兰科植物的种子各有自己的个性,值得被跟踪观察和记录研究。

金兰种子的空气腔在偏光镜下明显具有偏性,中央棕色部分是发育良好的胚的部分
东四明山这片金兰有一株去年的果枝上共有6个蒴果,总状花序最多也就开10朵花,其中的6朵花都能结出果实,属于罕见中的罕见,通常能看到金兰的一个果实已经相当不易了。

我从金兰残存的蒴果中获取很少量的种子,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多数种子是饱满的,种子的形状有点像海马或海龙,长度不到2mm,直径只有0.2mm。除了中心处呈椭圆形的棕色胚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空气腔,用于减轻种子的重量,便于飞行传播到远处去。

钩距虾脊兰

4月份是许多兰科植物的开花期,我们那天还在金兰种群附近发现有许多钩距虾脊兰生长,它们相比金兰要常见得多,许多原生态好的林中都能看到有钩距虾脊兰。它们开花的花量往往很大,有的一个总状花序上可以着花28朵。这种兰科植物与金兰相比,在野外的山林中是比较低调的,金兰的花朵呈金黄色自然是相当张扬醒目的,而钩距虾脊兰的花朵是呈紫棕色的,就没有金兰那么亮了。

白及

白及也是在春夏之交开花的兰科种类,它的花朵与石斛的花朵比较相似,紫红色的花朵在弧形脉的绿叶陪衬下显得格外高贵大气。白及的假鳞茎是种名贵中药材,野生资源稀少,以前价格昂贵,目前已经对其完成人工组培繁殖,实行大规模种植生产,因此价格下降了许多。不过我个人认为白及是种很有档次的观赏植物,以后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发展。

纤叶钗子股

纤叶钗子股看上去有点像多肉植物,它们的叶片呈棒状,通常生长在崖壁或树干上,也是在春季开花的种类。但是它们的花朵比较低调,花朵的颜色呈淡黄色或棕紫色,与叶色相近,其花朵是不容易被发现的。

带唇兰

带唇兰是种并不常见的兰科植物,它们喜欢生长在阴湿的林下环境中,通常是土层很薄的岩石表面上。带唇兰的花期在每年的五一节前后时段,它们的花朵呈棕黄色,在野外的生境中也是很难被发现的。不过凑近了仔细欣赏,也是能感受到兰科植物花朵独有的魅力。

金粟兰

有一种不是兰科植物的“金粟兰”,它的名字中为何带有一个“兰”字呢?其实当它开花时,芬芳无比,只有兰花的花香可以与此比拟,加上其花朵只有粟米般细小的金黄色雄蕊,没有花瓣,由此得名。每年5月是其开花期,我家里已经栽种了30年,年年花香扑鼻,主要是其植株能很好地适应室内的半阴环境。

林海伦      2025520

---------the end--------

图片

作者简介:林海伦,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30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宁波的乡土动植物资源,发现过大量珍稀物种,并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