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导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学习目标: 1、结合意象,分析意境 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刘克庄所写诗词多感时事之作,渴望收复中原,振兴国力,反对妥协苟安。词风粗豪肆放,慷慨激越,有明显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代表作有《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直州》、《沁园春·梦浮若》、《玉楼春·戏呈林节推乡兄》等。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别调》。 辛弃疾21岁率 2000 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所上《美芹十献》《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写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解题 青玉案是词牌名 知识链接 根据字词自主翻译本首词 深入探究: 1、上阕写了哪些景象?构成怎样的画面? 灯火辉煌 烟花怒放 车水马龙 繁华热闹 彩灯炫目 歌舞欢腾 2、上阕用了那些感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视觉: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 嗅觉: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听觉、视觉:“这句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排)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上片小结 3、下阕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 4、这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写贵族女子,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她的服饰,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遗香满路。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5、如何理解“那人”的形象含义? 政治含义: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主旨: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下片小结 本词主旨 以下为课件预览,共15张ppt: ![]() ![]() ![]() ![]() ![]() ![]() ![]() ![]() ![]() ![]() 想要获取具体详细的信息,可添加本公众号唯一微信客服。 (如果有较好的建议使课件思路更加清晰,更加完善,更有广度和深度的话,可以通过微信告诉小编哦,争取课件能满足大家的需要。) 课前导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一境界:高瞻远瞩,选定目标。故也称为“立志”。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第二境界: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故也称为“追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第三境界:豁然开朗,亲手得之。故也称为“获得”。 学习目标: 1、结合意象,分析意境 知人论世: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刘克庄所写诗词多感时事之作,渴望收复中原,振兴国力,反对妥协苟安。词风粗豪肆放,慷慨激越,有明显的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代表作有《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直州》、《沁园春·梦浮若》、《玉楼春·戏呈林节推乡兄》等。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别调》。 辛弃疾21岁率 2000 多人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亲率 50 骑兵,直逼驻有 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通判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所上《美芹十献》《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写作背景 该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事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解题 青玉案是词牌名 知识链接 根据字词自主翻译本首词 深入探究: 1、上阕写了哪些景象?构成怎样的画面? 灯火辉煌 烟花怒放 车水马龙 繁华热闹 彩灯炫目 歌舞欢腾 2、上阕用了那些感官系统?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视觉:这两句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宝马雕车香满路”“笑语盈盈暗香去” 嗅觉:这两句用了借代的手法。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听觉、视觉:“这句用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运用了铺陈(排)手法,渲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上片小结 3、下阕写了元宵佳节哪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一是写盛妆的贵族女子, 4、这两种人从哪些方面来写?表现了她们各自怎样的特点? 写贵族女子,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她的服饰,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遗香满路。通过这些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5、如何理解“那人”的形象含义? 政治含义: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 主旨: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自甘淡泊,不同流俗 下片小结 本词主旨 以下为课件预览,共15张ppt: ![]() ![]() ![]() ![]() ![]() ![]() ![]() ![]() ![]() ![]()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高考语文必备攻略-统编语文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