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第280期|疏肝补肾活血振痿方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2025年05月17日 11:52
北京 邹如政,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医院主任医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组成:柴胡12g,郁金12g,淫羊藿20g,巴戟天15g,仙茅10g,肉苁蓉15g,蛇床子10g,赤芍15g,桃仁12g,当归15g,蜈蚣1条,黄柏10g,知母10g,川牛膝12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温服。服药期间禁烟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 功效:疏肝补肾,活血振痿。 主治:房事阳痿症,即现代医学中勃起功能障碍证属肝郁肾虚血瘀者。多见于中青男性患者,症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情志不畅,腰膝酸软,舌暗苔薄白,脉弦细。 加减: 肝郁甚者,加橘核、玫瑰花、合欢皮等; 郁而化火者,加牡丹皮、龙胆草、栀子等; 血瘀重者,加红花、三棱、莪术等; 肾虚甚者,加肉桂、制附片、菟丝子等; 有早泄者,加海螵蛸、煅牡蛎、锁阳等; 有湿热者,加鱼腥草、蒲公英、车前子等。 方解:阳痿又称“阴痿”“筋痿”“阳不举”“阴器不用”等, 明代医家张景岳最先使用“阳痿”病名。金元以前医家多认为阳痿因肾虚所致。 《诸病源候论》云:“肾开窍于阴,若劳伤于肾,肾虚不能荣于阴器,故萎弱也。”明以后医家认识到阳痿与肝木之间有一定关系。 《杂病源流犀烛》云:“又有失志之人,抑郁伤肝,肝木不能疏达,亦致阴痿不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阳痿患者中青壮年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这些患者中,部分存在频繁手淫、过度性生活导致的肾虚不足问题,但更多的情况是由于情绪压力以及病后求医未果导致的肝郁。肝主疏泄,肝郁日久,气滞血瘀可致宗筋失养;肝郁化火,肝肾同源而致精血亏虚;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而酿湿化热下注,均可致宗筋弛纵而痿。肝郁肾虚血瘀是现代阳痿发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治以疏肝补肾、活血振痿。 方中柴胡、淫羊藿、赤芍、蜈蚣疏肝补肾,活血通络为君药;郁金助柴胡舒肝行气,巴戟天、仙茅、肉苁蓉、蛇床子助淫羊藿补肾温阳,当归、桃仁助赤芍、蜈蚣化瘀通络,共为臣药;佐以黄柏、知母滋阴清热,牛膝引血下行直达宗筋。诸药共奏疏肝补肾、活血通络振痿之功,用于治疗肝郁肾虚血瘀所致勃起功能障碍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