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成为了很多小伙伴们的真实写照,一波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地。高温天,蔬菜生产如果不合理使用药剂的话,往往会导致药害。 蔬菜发生药害后,有哪些典型症状?高温条件下,哪些药剂更容易发生药害?药害发生后,如何抢救?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 一、药害症状 1、斑点
![]() ▲茄子药害形成坏死斑 2、黄化 ![]() ▲如西瓜打了含异噁草松成分的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 3、畸形 植物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发生这种药害。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根肿、畸形穗、畸形果等。 ![]() ▲西红柿喷洒高浓度的二甲四氯钠,出现卷叶。 ![]() ▲西红柿受2.4-D药害时出现空心果、畸形果。 4、枯萎 没有发病中心,且大多发生过程迟缓,先黄化、后死株,根茎输导组织无褐变。这种药害一般全株表现,主要是除草剂药害。 5、生长受抑制 比如,丙环唑按照平时在其它作物上使用的正常浓度用在瓜类作物上,瓜苗就会被抑制生长;在瓜类苗期使用敌百虫,瓜苗很容易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在瓜类苗期使用溴氰菊酯,受害症状表现为叶色浓绿、变厚、叶缘上卷严重、生长点停滞、不出现新叶的现象。 如矮壮素用量过大引起作物生长停滞。 ![]() 6、脱落
![]() ▲西瓜膨大剂使用不适宜造成裂果。 二、高温下,哪些药剂易出现药害? 高温下,菜农喷洒药剂一定要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因为很多药剂高温时段使用的话,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出现药害。而出现药害主要是因为两点: 一是和药剂性质相关,例如无机农药和水溶性、渗透性大的农药,就比如硫酸铜、硫磺粉、石硫合剂,在高温时使用,非常容易引起作物出现药害,因为药剂成份在超过一定温度后,结构稳定性会改变,从而导致药害发生。 二是与作物抗药力有关。十字花科(甘蓝、白菜、花椰菜、芥菜等)、茄科等作物的抗药力较强,而豆科、瓜类(叶片多皱纹,叶面气孔较大,角质层薄,容易聚集农药)作物的抗药力较弱,高温天气使用,更容易产生药害。 除此之外,夏季温度高,药剂的影响加重,更容易出现药害,有的人为了增强用药效果或方便一次操作,将几种药剂混合,药剂浓度增加或者药剂部分成分发生反应,更容易出现药害。 高温下容易出现药害的药剂有: 1、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一款虫、螨、线虫三杀的杀虫剂,可用来防治水稻、苹果、柑橘、西瓜、黄瓜、菜豆等作物上的虫害。 阿维菌素杀虫效果不错,20℃左右时使用效果不错,但是需要特别注意高温下最好不要用,尤其是38℃以上,非常容易出现药害,造成作物叶片出现畸形、斑点、停止生长的现象。 2、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是一款广谱杀菌剂,有治疗、保护作用,可用到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观赏植物、草坪等各种作物上。 在作物苗期,作物生长旺盛而且高温时间段(37℃以上)、高湿的条件,吡唑醚菌酯如果使用浓度过高,会出现药害风险,很可能造成作物烧叶现象。 3、烯啶虫胺 烯啶虫胺,杀虫谱比较广,主要用来防治刺吸式的害虫,可用到水稻、小麦、苹果、柑橘、梨、葡萄、黄瓜、茄子、番茄、茶等作物上。 烯啶虫胺高温下使用容易发生药害,所以喷药时,最好避开高温,选择30℃以下时间段喷药比较好,以免造成烧叶等现象。 4、虫螨腈 虫螨腈,是一种广谱的杀虫剂,尤其是对鳞翅目类害虫(菜青虫、甜菜夜蛾等)的成虫防效很好,可用到苹果、柑橘、梨、茶树、甘蓝、白菜、黄瓜等作物上。 虫螨腈,适宜温度20-30度左右,效果最好。但是,高温时使用虫螨腈,很可能会给叶菜类中的小叶作物(比如青菜、上海青、菠菜),带来烧叶现象。 特别注意,高温时部分作物对虫螨腈非常敏感,比如瓜类和蔬菜,非常容易出药害,一定避开高温时段用! 5、氟啶胺 氟啶胺,对高等真菌和低等真菌都有较好的效果,可防治蔬菜和果树上的病害,比如霜霉病、灰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对疫病、根肿病和灰霉病预防效果比较突出,还可以防治螨类虫害,比如柑橘红蜘蛛(成虫、卵),防治效果较好。
6、炔螨特 炔螨特,低毒杀螨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渗透传导作用。对成螨、若螨有效,杀卵效果差,可防治棉花、蔬菜、苹果、柑橘、茶、花卉等多种作物上的害螨。 一般20℃以上使用炔螨特,效果不错,但是25℃以上时,作物果实非常容易产生日灼病,而且还会影响果实脐部附近褪绿。 7、丁醚脲 丁醚脲是一种新型硫脲类高效杀虫、杀螨剂,还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对柑橘、苹果、棉花、蔬菜、茶及观赏植物上螨类(叶螨、锈螨)、蚜虫、粉虱、叶蝉、各种蛾类害虫等防效好。 高温时间段(30℃以上)、高湿条件下,使用丁醚脲,对作物幼苗容易产生药害。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药剂适宜使用温度仅供参考,具体温度还需要分作物,作物不同,部分适宜温度也有所不同。 三、发生药害,如何补救? 1、清水冲洗 对于过量用药或重复用药造成的药害,一旦发现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淋洗,反复喷淋2-3次,尽量将蔬菜表面的药剂清洗掉,这对内吸性较差的农药产生的药害效果比较好,而对于内吸性强的药剂效果不佳。 如果叶片出现了细胞或组织死亡干枯,应将药害严重的部位或中下部老叶去除。若是土壤中施药导致药害,需大水浸灌,以减少土壤中残留的农药,降低药害。 2.使用解毒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根据引发药害的农药性质,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减轻药害。如喷施多效唑过量后,可通过喷施赤霉素缓解。一般情况下,可通过使用复合甲壳素、芸苔素、海藻素等进行叶面喷施,来缓解药害。 3、及时补肥 蔬菜发生药害后生长受阻,长势弱,要及时补充氮、磷、钾肥,可促使受害植株恢复。可以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或用0.3%尿素液加0.2%磷酸二氢钾液混喷,每隔5-7天一次,连喷2-3次,均可显著降低药害造成的损失。 再次提醒大家,喷药时,一定尽量避免在高温时间使用,而且就算不属于特别高温的天气,建议也避开中午时间段使用,因为夏季中午10点后到4点前温度都很高。 内容来源:中国蔬菜综合自每天农资、农业科技报、北方蔬菜报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