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是懒,只是心脉受损

 shjohn 2025-05-22

前几年,网上出现大量的裸辞、躺平相关内容;还有,“摆烂“一词也一度流行。虽说很多时候是一种自嘲和调侃,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大众情绪里有一种很深的疲惫感。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想打扮,不想出门,也不想交朋友,甚至完全不想跟人打交道。以前感兴趣的什么美食、美景、旅游也都索然无味。🌿有人经常自嘲是“懒癌晚期”:下班后或周末总是瘫在沙发刷手机到凌晨,跟在同一个城市的朋友约见面约了很多次,最后,一年可能才出去见上一面。

排除少量人的真正慵懒。这种“了无生趣”的状态,在中医里可能藏着更深的答案——不是懒,而是心脉受损,心气散了。  

是你的身体在向你报警,你需要调整,需要休息了。这种休息不是身体上躺平的休息,是让心神得到休息和滋养。

《黄帝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如同身体的“君主”,不仅管血脉运行,更主导精神活力。当你对一切失去兴趣,正是心气不足、神明失养的信号。  

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大多都是在耗散的状态;这种“耗散”还经常是在不经意间,在人们习惯的日常里。

工作日整天的紧绷与应激,身心没有半刻得闲;不是在做事,就是在想着事情。工作与生活越来越模糊的边界,下班后也不断侵入生活的工作,凌晨还在回复的工作消息,假期也不能完全放下的职责;无时无刻不在牵动和耗散人们的心神。🌿总结就是: - 信息过载:短视频、工作群、碎片化资讯无时无刻不从四面八方将你淹没→心神时刻“被拽走”,中医谓之“神随物耗”;    

 - 思虑过度:房贷、育儿、职场竞争→“思则气结”,耗伤心血(《金匮要略》指出“久思伤脾,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  

- 昼夜颠倒:熬夜刷手机→子时(23:00-1:00)不睡,伤阴血、扰心阳,导致“心浮气躁”却“四肢乏力”。    

中医讲“心气散”,本质是心的“统摄力”减弱,就像油灯缺了灯油,火焰忽明忽暗。

🌿 1. 情志内伤是最狠的“隐形杀手” - 长期压抑、孤独→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受阻(《伤寒论》:“肝木横克脾土”),最终心失所养;  - 现代人“情感隔离”:因为环境,人与人,与自然的链接都越来越少,很多健康的能量流动都被切断,好像有了手机与网络,我们与外界和他人也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实际接触;一些看似“佛系”的生活方式,实则让心气无处归附。     

2. 生活方式剪断了心的“能量线”   - 吃出来的虚损:冰饮、外卖→脾阳受伤→气血生成不足(《脾胃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 动不起来的身体:久坐→气机瘀滞,久视→耗伤肝血(肝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形成“越不动越累”的恶性循环。     

3. 环境干扰:心神无处安放。 城市的噪音、24小时的灯光→中医说“阳不入阴”,就像手机一直处于“后台运行”状态,最终导致心气虚浮。     

🌿心气的修复:

说到各种问题,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那我吃点什么,补一补。。。这些也是看起来最容易的,可是并不会解决真的问题。  

去看医生,如果幸运遇到明医,或许治疗会起效果。但是根源问题不解决,一时补上的漏洞,迟早又会重复。就像一个下面有漏洞的容器,上面在往里添,下面同时在漏。那里面永远都无法存满。

🌿只有从根源上减少泄漏,才是终极解决方案

先止损,再慢慢养回来。

工作已经让人疲惫到没有去运动的力气。如果身心耗损利害,首先该做的是减少损耗,是“养”,而不是像一些人倡导的大量运动,那样只会更损耗。

这时候可能简单的散步和拉伸更适合。散步的时候看看路边的绿植,看看天空,可以放空大脑,就是不要盯着手机。

🌱首先要让心“静下来”,首选非药物疗愈法:可以了解一些简单的穴位按揉,简单的拉伸导引(这些内容网上都很多)

- 如果你的工作环境非常消耗,要仔细衡量一样,是否得不偿失?如果是“有毒”的环境,要尽早切断、隔离帮心“断舍离”:找回能量主权

-子时前入睡(现在大城市、年轻人,真的很难做到):23点前放下手机→顺应“胆经当令”,助肝藏血、心归根(《灵枢》:“卫气行于阴则寐”);  

- 没必要的时候,尽量放下手机:用看好书、静坐、散步、插花、饮茶、书法......这些滋养之法代替刷手机→让心神从“外耗”转向“内养”   

🌿关键:心脉修复不在“快”  

治虚劳,首重“缓图”——心气的恢复就像给枯萎的植物浇水,需耐心滋养。给自己时间,耐心,许多人都是以年为单位。

焦虑“我怎么还没好”也是一种对自己的隐性攻击和压榨🌿不如先试试:  - 首先不要用“懒”和“废”之类负面词语,暗暗攻击自己 - 每天吃饭时关掉手机,专注品尝食物;   - 散步时感受脚下的土地,感受四季变换,感受阳光的温度还有大自然,而非戴着耳机刷新闻;  - 对不重要的社交说“不”,把能量留给真正滋养你的人和事。    🌱直到某天,你发现,自己又“活”过来了,而不是永远“淡淡的死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