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点:苏州博物馆之宝藏虎丘、贺友直漫画展 云岩寺塔又称虎丘塔,创建于五代末后周显德六年,北宋初建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宋塔中最早、规模宏大而结构精巧的实物,八角七层,仿木构楼阁式砖塔,每层施腰檐平座,总高47.5米。第七层损毁,明代重修,现在塔已倾斜。 ![]() 1956年,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发现了石函,内贮经箱,箱内经卷七卷等。三层发现石函、铁函、金涂塔等,还有越窑青瓷莲花碗。这一展厅,就是展陈云岩寺塔出土的文物。 ![]() 秘色瓷莲花碗被单独陈列,玻璃罩外还拉着红线,游客们只能隔着一米远的距离观赏这件文物。碗高13.5厘米,五代文物,由碗、盏托两部分组成,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如豆,盘口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及圈足均浅浮雕大瓣莲花。通体青釉,瓷胎灰白,细腻致密,线条柔和,釉色光泽如玉。秘色瓷莲花碗是越窑烧造的顶级青釉瓷器之一,被专家认为是五代越窑代表作。 ![]() 刮泥木刀三柄,木楔一只都是在云岩寺塔第四层被发现的,绕麻丝的竹钉五枚是在第五层发现的,大概是当时工匠们留下的。 ![]() 第五层发现石佛、石造像、塔砖等,铜一佛二菩萨像很别致,底座呈覆盅状,上接三个枝形藕生仰莲座,佛结跏趺坐于中间莲座,两侧莲座上为立相菩萨,造型轻巧,线条尤其优美。 ![]() 铜十一面观音高23.5厘米,立于束腰莲花台上,一脚向侧前略伸,身穿天衣,一条飘带轻轻搭在右手上,左手持一宝瓶。全身配有璎珞、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各种珠宝佩带装饰,一条珠链从项颈处斜垂至足背。身式略呈“S”形,姿态优美。 ![]() 十二生肖铜镜半圆钮,宽厚缘,镜背有镜钮为中心,分布四神、八卦、十二生肖和镜铭等装饰,形体较大,纹饰模糊不清。 ![]() 青瓷碗、铁函、石函等都是五代的文物,宋五节石函顶部边长22.5厘米 底部边长27厘米 通高44.1厘米,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第三层发现。石函平面方形,下广上狭,分五节叠落而成,无雕刻,内原置铁函。 ![]() 按说虎丘塔的文物比瑞光塔还要多,但是不知道怎么的,我们似乎错过了大量的文物,就直接走到了“吴中风雅”展厅,等我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出了忠王府,只能面面相觑,下次再来参观了。这是后话,我们当时参观完吴中风雅展厅,就看了一场贺友直的漫画展。 ![]() 很惭愧的是,我们开始并不认识贺友直,看了几幅漫画以后,忍不住先查询了这位漫画大师的介绍。 ![]() 贺友直出生于上海,浙江宁波北仑新碶西街人,著名连环画家、线描大师,从事连环画创作50余年,共创作了百余本连环画作品,曾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中国连环画研究会第二届副会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6年3月16日病逝于瑞金医院,享年94岁。 ![]() 在那个时代,由贺友直的连环画、齐白石的变法丹青、林风眠的中西妙合、潘天寿的文人画变体、叶浅予的舞蹈速写、黄永玉的《阿诗玛》版画、李可染的长江写生等,影响了中国一代美术人。 ![]() 连环画对画种具有特别大的包容量,其功能则是通过连延不断的画面来“讲故事”。不过现在连环画这种形式的书籍不多了,二楼陈列的架子上,我倒还发现自己看过其中几种。 ![]() 《我自民间来》线条很简单,画着一位女性抱着孩子坐在椅子上,看起来像是一对母子的平凡日常,很生活化。 ![]() 《山乡巨变》是贺友直在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长篇连环画,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作。由周立波原著同名长篇小说、董子畏改编、贺友直绘制,共四册,以同名长篇小说为作品原型。连环画讲述了湖南省的一个乡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农业改造道路而出现了新的面貌。 ![]() 《朝阳沟》是1979年创作的纸本白描连环画,收藏于中国美术馆,反映了现实生活,带有喜剧的色彩,是贺友直的代表作之一。 ![]() 《小二黑结婚》是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白光》获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也是连环画的代表作品。 ![]() 《看小书》是一幅彩色漫画作品,画的就是一群孩子坐在地上争看小人书的情景,画面生动活泼。 ![]() 《打雪仗》《放炮杖》《滚铜板》《打仗》《折纸》《打勿煞,又叫贱骨头》等作品都是设色纸本漫画,画面布局并不复杂,整体画面非常活泼,真实反映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 ![]() 贺友直是连环画泰斗,创作的第一部连环画作品是1949年的《福贵》,1952年出版的《火车上的战斗》曾获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中获一等奖,得意之作还有《连升三级》《十五贯》《申江风情录》《皮九辣子》等,多部作品获得全国性奖项。 ![]() 走出展厅的时候,我们还挺感慨,是该多往博物馆走走,我们有点遗憾上学的时候,看的“杂书”似乎还是太少了。 自由行:苏州博物馆 1月仲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