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们好,我叫王彦权,是《卫生室的经方故事》的作者,今天我讲三个失眠的医案,供大家参考。 ![]() 案例一 本村老支书,大前天来诊,自述数月不眠,西医久治不效,伴头晕,口极干。观其面红,眼红,眼睑因睡不好而呈水肿状。一量血压200/100mmHg,平素服降压药效不佳。舌红,苔少,脉弦数。 处方:生地10g,黄连3g,龙骨20g。均为中药免煎剂,这是一次量,因患者自述不想吃中药,故药味精简到3味,共开了5次量,1日2次,冲服。 2019年12月22日复诊:患者反映药服完,失眠已愈,头晕、口干也大改善,又量血压160/90mmHg。 我给老支书讲,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此方虽只有3味药,却包含着大医理。中医讲,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平衡,水火相济,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上升制约心火,水火阴阳应是动态的平衡状态。您口极干,反映(肾)水不足;面色红,说明(心)火太旺。阴阳水火不平衡了,水制约不住火了,大脑过于兴奋才睡不着,故用生地滋滋肾水,用黄连降降心火,加龙骨交通阴阳、安神定志。3味药,一补水,一降火,一平衡,药一用,水火相济,阴阳平衡,故能睡着。 ![]() 案例二 杜某,男,54岁,洛阳市寇店镇人,2015年3月就诊。严重失眠10余年,盗汗,易惊,身无力,无精神,曾在洛阳几家大医院按抑郁症住院数次,吃镇静类药物无数。就诊时,刚从一精神病医院出院,失眠不轻反重,舌质淡红,苔薄白略腻,脉沉细无力。 处方:桂枝18g,白芍18g,生龙骨25g,牡蛎25g,黄附片(先煎1小时)15g,干姜12g,甘草10g,生姜3片,大枣3枚(引)。 7剂后,患者反映失眠明显好转,身已有力。守方稍随症加减40余天,诸症基本消失,已带领七八人成立一小建筑队承包工程,正常工作,10余年之困终获解放! ![]() 案例三 杨某,男,43岁,洛阳市庞村镇人,2017年1月来诊。盗汗5年余,每晚入睡则汗出如洗,身无力,面色黧黑,休息不好,稍心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略数。 处方:桂枝18g,白芍18g,龙骨25g,牡蛎25g,黄附片(先煎一小时)13g,黄芪30g,百合15g,生地15g,丹参10g(面色黧黑,久病必瘀,久病必虚,“一味丹参,功同四物”,养血活血,故加此药)。每日1剂,煎2次。 7剂服完,盗汗已愈,守法守方,再开7剂,嘱患者2天1剂,巩固疗效。 案例二和三,我用的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金匮要略》虚劳篇中的方子:“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花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艽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主治失精,患者阴亏日久,阳气随久泄而虚损,阳失去阴的涵养则浮而不敛,阴失去阳的固摄则走而不守,以致心肾不交。本方重在调整阴阳!白天属阳,晚上属阴,晚上阳气归阴,方能呼呼大睡。阴阳不调,阴虚则火旺,阳虚则虚阳外越,均可迫津外泄,故盗汗。本方中桂枝汤调和阴阳(桂枝、甘草辛甘化阳,芍药、甘草酸甘化阴);龙骨、牡蛎潜阳入阴,交通心肾。方义正合失眠、盗汗之病机,故本方对失眠、盗汗也疗效如神!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我常做如下加减: 如合并抑郁(身无力,无精神,怕冷,性功能低下,脉沉细等症),加四逆汤; 如口干渴,大便干,舌红少津,阴虚火旺较重者,加百合、生地; 如兼见大便溏薄,下坠,舌苔白腻等脾虚湿盛者,加理中汤; 如兼见心悸,舌红少苔,加生脉饮; 如盗汗严重,睡着汗出如洗,加附子,并重用黄芪; 如头痛,干呕,加吴茱萸。 以上是我卫生室的三个小案例,供大家参考。 《卫生室的经方故事》是我从医三十年来的医案集,第一辑和第二辑已经出版,第三辑即将出版,我写书有个'三不原则'——不做理论堆砌、不搞术语包装、不施文字矫饰,仅以基层医生的草根视角去辨证治病,自己是怎么想的我就怎么写。 也许正是这种“真诚”的态度打动了不少读者,也收获了很多志同道合朋友。 除了写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们还邀请我直播讲一讲自己的案例,我亦欣然应许,写书我有'三不原则',讲课亦会秉持“掏心掏肺、开门见山、尽说干活”的原则,讲一讲我卫生室里十三个经方医案,欢迎大家参与直播,一起来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