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岁围棋天才跳楼,我看得眼泪水哗哗地掉!

 OK妈谈育儿 2025-05-22 发布于浙江

妈妈们,

因为直播课很耗师资,所以品牌方会控制名额,没法无限放,大家如果需要务必早来。

点击预约↓↓↓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课特别好,因为它轻量、不费妈,于是就容易坚持,而坚持才是英语学习达到效果的唯一路径

专业老师的带领下的15-25分钟精读,是很高效的。首先,给娃选读什么英语读物,我们不用操心了,它足够丰富,涉及故事、科普、人文、诗集、戏剧等多维度内容。

其次精读的过程会遵循听原声- 孩子跟读 - 老师精讲 - 生词练习 -自主阅读五步骤,而在老师精讲环节,则会涉及词汇、语法、造句、阅读策略等内容讲解,远比娃自己读或者我们陪读的效果要好得多。 

我也建了专门的学习交流群,大家扫码进去,鸡娃不寂寞


回到今天的话题。

昨天今天,群里的妈妈们炸锅了,都在讨9岁的围棋神童跳楼的事。

太可怕了!一个在我们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两个月前刚刚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围棋业余6段手。业余6段是业余顶尖水平,全国仅300多人,并且都是中学以上年龄,才9岁就达到业6的孩子,全国凤毛麟角。

可就在这个月的比赛里他输掉了一场,父亲当众责骂他,并对他拳打脚踢朱宏鑫疼得受不了也不敢吱声,躺在地上起不来.......

据说他父母离异,父亲信奉棍棒底下出天才。所以他一旦输掉比赛,就会被父亲殴打,这种殴打不分地点场合。

因为不堪忍受父亲长期的打骂,这一次,他选择了跳楼轻生。

要知道他死前半小时都还在电脑上训练,这样又刻苦又努力又有天赋还爱围棋的孩子,是有多绝望才会选择跳楼啊。

任何兴趣要转换到竞技的赛道,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一条严苛的道路。我以前也写过很多运动员的家庭,金牌的背后凝结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汗水。但一味的高压,一旦触及到孩子的底线,就会引发孩子内心的抵触。

做父母的,永远不要站在孩子背后去挥舞“皮鞭”。当他跌倒的时候及时伸出那只搀扶的手,当他失败的时候告诉他“无论如何你都已经很棒了”。

相比之下,前阵子看到的另一个在斯诺克世界锦标赛上夺冠的中国孩子赵心童,他则要幸运得多,爸妈满满都支持和鼓励。

先说说赵心童拿下这块金牌的含金量:

他是中国乃至全亚洲出现的首位世锦赛冠军,此前的冠军一直是被欧洲选手包圆的。

图片

赵心童决赛对手是取得过三次冠军的威廉姆斯,赛后威廉姆斯和赵心童合影↓

要知道即便是丁俊晖,拿下过斯诺克三大顶级赛事中的另两个冠军,也仍然还没有获得这个最高档的世锦赛冠军。

赵心童今年才28岁,可他的爸妈既不是体育圈的人,也没对体育有特殊爱好,那他们到底是如何养出这么一个一战成名的牛娃呢?

01

“台球圈最幸福的小孩”

赵心童小时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感慨过:“我感觉有这样的父母真的特别好,我感觉我在台球圈里的小孩里面算是最幸福的!”

初听不以为然,看完纪录片后觉得,他可能不止是台球圈最幸福的小孩,甚至可以说是东亚最幸福的小孩中的一个。

赵心童的爸爸赵小伟是陕西人,年轻时为改善生活,选择离开家乡南下深圳谋生。

能吃苦又有能力的他一路做到一家医院的副院长,所以赵心童出生时家里的条件已经挺不错。

图片

而让赵心童走上专业的路子是个偶然,妈妈有次出差回来,给他带了个台球小玩具,从此赵心童和台球的缘分就结下了。

他住的社区运动风气很盛,楼下就有台球桌,爸妈很快就看出,这孩子有点喜欢玩台球。

丁俊晖在排名赛夺冠的那年,赵心童才八岁,那时候他就在想,站在冠军领奖台上,会时候怎么感觉。

家里有条件支持孩子的爱好,爸妈就给赵心童找了教练,还将一间屋子改造成了球房。

为了够到球桌,赵心童创新的穿上旱冰鞋打球。

因为脚下很费力,所以每次出球必须快,这恰巧成就了赵心童的比赛风格。

穿旱冰鞋这个小技巧后来被老师们拿过来教别的小朋友。

看到孩子在球桌上很专注并且由衷的快乐,妈很有主见地说,

“我们疼孩子,怎么爱孩子,就是让孩子快乐嘛。”

“以后的人生要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嘛。”

从这就能看出,他们的出发点不是想让儿子靠台球争取什么荣誉,而只是单纯的想让孩子在这项运动上得到快乐。

但很快,这种凭借着兴趣快乐打球的日子就到了交叉点。到了初中,行内的专家说,赵心童这样边上学边读书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有所取舍。

爸妈先是和学校协商休学半年。可决定终归是要做的。他们进行了一次深入对话。

爸妈问,“你读完大学,想选什么职业?”

赵心童没有思考就说:“还用问,当然是打球。”

爸妈一合计,你读完大学还是打球,不如现在就给你打。想法一定下来,就不管别的了。

图片

这个决定在当年称得上大胆,亲戚朋友都不理解,赵心童的成绩不错,在班里是前三的水平,干嘛直接退学?

嘈杂质疑声爸妈都替赵心童默默扛下了。不管别人说什么,妈妈都说,“尊重儿子。儿子的兴趣是什么,我就给他做什么。”

爸妈的“相信”可能就是赵心童幸福的原因吧。

对孩子来说,他未必知道这条路的终点在哪,但有爸妈这个后盾,就能全身心地去感受球桌。

02

人生关键点,有贵人相助

爸妈的托举为赵心童打开了斯诺克的大门,但领路的另有其人。

赵心童的成长路上,可以说是命中贵人不断,先是碰上了丁俊晖的老师伍文忠,后来又和台球老将,被称作“火箭老师”的奥沙利文结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这些前辈们都愿意对他倾囊相授,对他的评价也很高。

图片

丁俊晖的父亲丁文均说赵心童是最喜欢的运动员,“谁跟他说话他都能接受。”

伍文忠说他对台球的热爱比别的小孩更加热爱和纯粹。

奥沙利文一直以嘴上不饶人闻名,但对赵心童却展现出了“慈祥”的一面,不仅主动告诉他球桌上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教他如何面对人生低谷。

一年半前,赵心童牵扯进球员舞弊案,被判禁赛一年多。尽管是涉案人中受到的最轻处罚,但赵心童不光是事业受到打击,心境也翻起波澜。

是奥沙利文帮他争取训练机会,私下联系斯诺克学院“只是训练而已。他的天赋不该被埋没。

还告诉了他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别让这件事定义你。”

在人生中的关键节点,都冒出了伯乐给他传道护航,除了天赋+幸运外,赵心童身上肯定有能吸引到贵人的品质。

图片

看赛后的采访时,我发现赵心童能够用一种“快乐的心态”去吃苦。

接受大量训练是每个运动员该做的,但赵心童有个非常好的点是,能享受其中。

这和他的家庭有非常大的关系。

纪录片中有个片段很打动我,赵心童离开家去各地集训时,赵心童妈妈很是心疼。

想想儿子一个人在外,肯定吃了不少苦。

爸爸一句话点醒了她,“这算啥?儿子是追逐梦想去了。”

如果把重心只放在“苦”上,那确实会消耗巨大的认知去才能说服自己去行动,但知道做这些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那苦也就不是苦了。

除此之外他的人品还很好,很懂感恩。

这次世锦赛,赵心童和师傅奥沙利文也有一次对决。打赢师傅后他马上找到师傅握手。

接受采访时也没忘记感谢师傅,“我需要对奥沙利文说谢谢。因为他之前真的帮了我许多,让我进步很大。说实话,我真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赢他,我真心希望他能在这里能拿到第八冠。他是我的偶像。

图片

有点天赋还会能吃苦,赢到了荣誉还记得师徒情分,这样人品好的的徒弟谁不喜欢?当然,这也离不开从小的耳濡目染。

看纪录片时,我特别佩服赵心童爸妈的纯粹。初衷只是想让孩子开心,“你就慢慢打,不用想那么远。”

结果一不小心就培养出了一个将中国斯诺克推向巅峰的球员。

而同时记录的几组家庭中,功利心太强的家长或多或少影响到了孩子的心态。

比如同样被看好的“天才”球员颜丙涛,本来也有大放异彩的实力。但小时候听了太多打比赛,赢奖金这样的话,所以长大后在事业上升期没有禁住诱惑,打假球,被禁赛七年。

这七年正是运动员的黄金期,非常可惜。

还有个父亲坚信下苦功就会换来回报。

所以他给儿子的球房装上监控器,以便随时随地监督儿子有没有偷懒。不过,儿子虽然吃了不少苦,但现在已经泯然众人。

父母的态度真切的在孩子成年后得到了反馈。

比夺冠更幸运的是,赵心童遇到了这样开明的爸妈。

想必就算他当初没有选择台球,而是走了其他路线,现在也仍然会看到很好的风景,感到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