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菲特为何离开纽约回到小城?背后蕴藏着一个关键的投资理念

 吴氏资本联盟 2025-05-23

本文内容来自《朱宁说》节目,由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整理发布

谈及价值投资,几乎所有中国投资者都能侃侃而谈,但实践中却发现这一理念在中国非常难坚守。

这里面有很多个层面的因素:首先是股票市场制度因素,国内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美国的股市也是经历了一个150年的发展历程,1929年大萧条前上市公司投资者的违规行为远比当下A股市场严重得多。

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对投资的认知与理解——巴菲特曾分享投资可口可乐的逻辑:他清楚可口可乐糖浆成本、装瓶成本等具体数据,能精准剖析其商业模式与盈利逻辑,继而在股价跌破公司内在价值时果断大举买入。

巴菲特为何离开纽约回到小城?背后蕴藏着一个关键的投资理念

但是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讲,一是缺乏这份耐心,二来不具备分析企业内在价值的能力,三来难以保证在股价下跌时仍有充足资金布局,更重要的是,即便拥有正确投资理念,也未必能真正贯彻执行。

巴菲特早年在华尔街工作时,为规避短期价格波动的干扰,特意搬回奥马哈老家,他直言离开纽约就是为了摆脱华尔街对季度、年度股价与收益波动的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关注。

如今他公司股价高达二十几万美元一股,面对“为何不拆股让散户更容易买入”的疑问,他明确表示不拆股正是为了筛选股东,避免因散户对短期股价波动的关注而干扰自身投资理念。

反观国内许多散户投资者,往往缺乏清晰的投资理念,抱着“今天买入、明天看涨”的投机心态,一旦股价下跌又因不愿割肉而被迫长期持有,本质上并未形成对投资的正确认知。

此外,投资还需克服人性的挑战,贪婪与恐惧是最大阻碍——2015年股市上涨时,不少人因轻信“4000点是牛市新起点”的言论,在对股市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卖房炒股,最终损失惨重,这正是人性贪婪的典型写照。

而巴菲特之所以成功,恰恰在于他能洞察人性的弱点,不仅克服自身的贪婪与恐惧,更能利用别人的贪婪和恐惧为自己服务:当别人因贪婪,追高,造就互联网泡沫和次贷危机的时候,他持有大量现金;当泡沫崩盘、经济危机来临时,他以0.8元的价格收购价值1元的资产——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在市场狂热时能保持理性、留存资金。

这也印证了一个现实:追随别人去投资可能赚钱,一定不会赚大钱。只有克服贪婪、恐惧、自信和羊群效应,才能在投资中脱颖而出。

从历史视角看,任何伟大投资者的诞生都是个人禀赋与时代机遇的结合——巴菲特的传奇既源于其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克服人性的智慧,也离不开二战后60年美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他本人也多次强调,自己“中了投胎的彩票”,如果没有美国股市的黄金年代,他也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