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T 1 ![]() ![]() 寻找旅行中的美好 ![]() ![]() 访晋韵踪三十首 一、登程 平阳此去远行中,特座厢空今孰同。 朝发暮临如插翅,长春西站借东风。 2025年5月6日于长春赴临汾G2638次高铁01车02F ![]() 二、临汾席间口占 【题记】5月7日夜于“双来福”酒店,巧在拙斋与郑福太名中皆有“福”字,与晋中楹联学会会长、寿阳诗词学会原会长李荣辉20多年前在武正国先生府上见过,这次问姓疑为初见,称名忆及早识,故借用唐·李益:“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句成篇,席间众和。 又见称名忆旧容,临汾故邑喜相逢。 纷纷祝语言无尽,多福今来印韵踪。 2025年5月7日晚于临汾“双来福”酒店 三、平水韵故乡 平水尧都发一邦,新刊韵略偶成双。 刘渊继有王文郁,奠起宏基耸碧幢。 2025年5月7日夜于临汾天鹅大酒店1812 【题解】临汾,古称平阳,乃平水韵诞生地,现为尧都区。市诗词学会名为“平水诗词学会”。会长任和畅设宴欢迎采风诗友王改正、黄莽、田凤兰等,临汾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市平水诗词学会总顾问杨玉龙、副会长赵庆华、副秘书长张吉平、范海旺作陪,名誉会长翟耀文席间发《平水诗话·平水韵考略》,读罢成句以谢。临汾高楼大厦林立,古都新貌。 ![]() 四、陶寺博物馆 观象台前节气知,尧都当此岂须疑。 堪惊最是文符早,首次得名中国时。 ![]() 五、大槐树 官府移民孰可违,寻根至此庙堂巍。 浑如细雨离人泪,七百年间去不归。 ![]() 六、苏三监狱 此狱曾关主姓苏,至今格局照如初。 每闻起解传声远,警世通言幸入书。 ![]() 七、广胜寺 广胜世间三绝殊,飞虹赵藏塔何孤。 水神庙画难开眼,扭柏自唐如壮夫。 2025年5月8日于临汾 临汾韵踪 八、赴壶口道中赏武正国先生自书诗 十果原知风味好,四能孰谓水平低。 新增乐趣何曾减,自己吟诗自己题。 【注】“十果”,武正国诗书(三)之十种水果。“四能”,他曾说现为“四能老人”,即:“饭能吃饱,觉能睡安,路能走稳,心能放宽”。 ![]() 九、壶口瀑布 黄河激浪倚云排,亘古洪流不可埋。 穷尽人间吞吐势,方知难比是胸怀。 十、小西天 疑无路处须投足,别有天时缓上台。 历数悠悠多少事,不如意者可重来? ![]() 十一、蒲县雅集 蒲子师尊蒲草新,相逢俱是韵中人。 千年楸树养根本,盛世花开又一春。 ![]() 十二、东岳庙志 史志华编缘庙分,柏山一脉毓宏文。 登临胜迹开清鉴,惠及后人书出群。 2025年5月9日 ![]() 访晋诗草 十三、过闻喜怀毌丘俭 又进山西闻喜门,更怀忧责忆碑痕。 悬车束马丸都史,步韵齐吟信永存。 十四、赴鹳雀楼道中 五老峰高远摄难,中条隐隐自消寒。 但将美景刻心里,未枉匆匆走马看。 十五、普救寺 张生普救克多艰,错怪红娘恁赋闲。 永济塬头留胜迹,安民折箭稳人寰。 ![]() 十六、重登鹳雀楼 重登依旧到山前,想象黄河抵海边。 地老楼高新感觉,全然不及古人先。 十七、蒲津渡与蒲州古城遗址公园 此行千里路迢迢,遗址公园诉远遥。 读破天书无语处,随风杨柳醉陶陶。 十八、蒲州鼓楼 蒲坂舜都遗此茆,当年官署现成郊。 迎薰解愠南风起,二十四家翰院包。 ![]() 十九、大铁牛 铁牛依旧卧东皋,恍似黄河在怒号。 浮世沧桑惊不废,流清未改浪滔滔。 ![]() 二十、尧庙纪怀 沃水潆洄击壤歌,尧都当此阙门多。 晋城故地呈新貌,安问今宵兴若何? 二十一、晋国博物馆 桐叶封唐未许差,文公称霸重桑麻。 三家分晋赵韩魏,并立七雄交战加。 二十二、丁村遗址 汾河两岸起柴庄,十万年前遗址长。 门齿铲形间骨显,国人黄种出东方。 二十三、临汾十三花碟宴 陶唐会馆早闻名,花碟十三群象生。 福禄连绵添寿喜,易儒通道解风情。 二十四、临汾博物馆 三星在晋耀宫廷,五霸争雄搏未停。 可信尧都中国立,大书一部共山青。 2025年5月11日 ![]() 二十五、读武正国先生发来“填词大学堂”之122期《御街行》 御街行恰发新征,三百体填凭四能。 心有远方高处立,晋军撷韵步崚嶒。 2025年5月12日于临汾至太原道中 二十六、太原博凡酒馆会诗友 杏花诗社韵悠悠,三晋枝头闹未休。 把盏推杯同尽兴,出尘粉蕊撷丹流。 ![]() 二十七、登太原太山 风峪沟边群壑深,龙泉汩汩奏清音。 唐碑舍利明悬塑,福地晋阳何处寻。 2025年5月12日夜于并州饭店109 ![]() 二十八、双塔寺 双塔巍峨百象涵,湖心倒影染天蓝。 似闻互致悄声语,却怪风来未得谙。 二十九、并州饭店握别 频揖心头别绪添,怕将对视躲中忺。 一声再见莫回首,时近车开徒自嫌。 三十、太原南至长春西高铁遐思 似箭归心缘不咸,山间实事挂虚衔。 至今所幸仍无悔,赖有英安赛玉瑊。① 2025年5月13日下午于G2640次高铁08车01A号商务座 【注释】①本人2014年10月20日在吉林省抚松县漫江镇首次发现的枫林旧石器遗址和手斧,用长白山火山岩英安质流纹岩打制而成,距今3~5万年。吉林大学教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全家先生当时在《鉴定书》中写道:“这是我国首例标准手斧,彻底否定美国哈佛大学 '莫维斯线’ 假说,意义特别重大。” 备注:此三十首作品截止目前诗友唱和五百余首。 ![]() 享受生活的幸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