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期的诗人,因其性格、家世、经历的不同,虽有着同样的救国理想,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诗作也因此选择了不同的内容题材,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艾青,虽生于富裕的地主家庭,却成长于苦难的农民家庭,在保姆大堰河无微不至的爱与物质的匮乏中长大,深刻体会到普通老百姓的艰辛、苦楚以及对自我命运的屈从,也切身感受到普通老百姓朴素的高尚品德——勤劳、善良、温顺、乐观。而对于生他的地主家庭在感情上有了极其深刻的隔阂感,虽然物质富裕,却没有给过他丝毫温暖和亲情。一边物质匮乏却精神高尚,一边物质富裕却冷漠无情,这样对比的经历让他之后坚定地站在了以大堰河为代表的劳动人民一边,为解放广大劳动人民而奋斗。 徐志摩,则是在蜜罐中长大的。父亲徐申如是清末民初的实业家,徐氏世代经商,早年继承祖业,独资经营徐裕丰酱园。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合股创办硖石第一家钱庄——裕通钱庄,后又开设人和绸布号,成为远近闻名的硖石首富。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徐志摩与厉麟似、钱学森也有亲戚关系。长大的徐志摩先后去美国和英国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这种始终站在金字塔顶端的经历让他很难真正站在普通老百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国家的出路。他的爱国往往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极易陷入难以自拔的失望与颓废之中。以“爱、自由、美”为核心的人生观在那个混乱年代虽注定处处碰壁,却也给了他纤细灵动的双眼,让他总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诗意。 ![]() |
|
来自: 昵称503199 > 《微信语文安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