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苦楝花开如紫霞 作者:石峰 ![]() 初夏,是苦楝树开花的时节,繁密的树叶间紫白相间的小花,一簇簇,一串串,挤挤挨挨,密密麻麻,满树可观。白中透紫的小花星星般满缀在浓浓的油绿间,让人想起傍睌天边的紫霞。 清晨,我与老伴在社区花园内散步,不经意间看到园内一棵楝树开出了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花朵。花从枝杈间射出,长成一簇簇的花序,每朵花的五片淡紫红色的花瓣,将绛紫的花蕊围在里面,宛如极小的水仙。花蕊最是特别,花芯是一个长筒状的深紫色,在这长筒的里面是淡黄色的,这淡黄色围成一个圆圈,看起来就好像一朵花,漂亮得真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凑近细观,每一朵花都是岁月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淡紫色花瓣微微蜷曲,如少女害羞时轻抿的唇瓣,细密的纹路是时光镌刻的深情印记;淡黄色的花蕊星星点点,宛如夜空中闪烁的繁星,散发着微弱而迷人的光芒。阳光透过叶隙洒落,金色光斑在花瓣上跳跃,为这份美丽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光晕。那花瓣边缘微微翻卷,像是藏着无数未说出口的秘密,在光影的流转中若隐若现。 微风拂过,整棵树瞬间鲜活起来。花朵如灵动的舞者,在春风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摇曳出一场盛大的春日舞会。幽幽清香裹挟着淡淡苦味沁入鼻腔,这独特的苦韵恰似生活的真谛——苦中带甜,回味无穷。蜜蜂在花间忙碌穿梭,嗡嗡声是为花朵奏响赞歌;蝴蝶翩翩起舞,五彩翅膀与淡紫色花瓣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美轮美奂的春日画卷,令人恍若置身于童话世界。 苦楝,是芸香目楝科植物。楝,落叶乔木,高15-20米;花瓣淡紫色,花芳香,倒卵状匙形;花药生于裂片内侧且互生,核果球形至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10-12月。别名苦楝、楝树、紫花树、森树,分布在世界温带和热带的许多地区。楝树喜光,喜温暖气侯,对土壤要求不严,稍耐干旱、瘠薄土壤,耐风,耐烟尘,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广泛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我的故乡莒国早己广泛引入栽培。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 楝树在中国具有非常悠久的种植历史,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楝叶灰漂白丝织品。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地员》把九州土壤划分为十八类九十种,认为楝树适宜以五位之土种植。西汉刘安及其门客所著《淮南子》,记十二月之木,正月杨,二月杏,三月桃,四月李,五月榆,六月梓,七月楝,八月柘,九月槐,十月檀,十一月枣,十二月栎。之所以七月为楝,却是因为楝树果实在这个季节成熟。 这楝树花不仅近看美,远看也很靓。远远望去,在绿油油的叶子里掺着簇簇紫白色的花朵,美不胜收。一阵微风吹过,一簇簇紫白色的花朵就仿佛是个个穿着淡紫色衣裳的仙女,而叶子就变成了仙女们手中提着的绿色小蓝子,在微风的吹佛下,就好像是在跳优舞蹈。满树繁花恰似夜空中坠落的紫色星辰,又似仙女遗落人间梦幻的流苏,层层叠叠缀满枝头。 四时有信,花开有序。春日自有它的节律,从梅花初绽,到楝树飘零,每一朵花开,都是时光的注脚。楝花,便是这场春天花事的最后一笔。香浅色淡,却在暮春之际,把“告别”开得极其温柔。最后花信风,吹来楝花香。据《花镜》上记载:“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 其中的“楝花”也就是“楝树”之花。楝树开花于暮春,收梢于初夏,待楝花落尽,便进入绿肥红瘦的夏天了。楝树树形潇洒,枝叶秀美,开花时不张扬,远不如桃李灼灼,却自有一种恬静之美。花淡紫,香清浅,缀满枝头,如烟似雾,如诗如梦。风吹来,便有阵阵幽香送到满院。 在古人诗词中,楝花亦十分受宠。王安石曾感叹“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描绘楝花飘落的动态美,被誉为“楝花诗之冠”。杨万里诗曰:“我来官下未多时,梅已黄深李绿肥。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以紫雪喻楝花,展现初夏的绚烂。温庭筠诗云:“院里莺歌歇,墙头蝶舞孤。天香薰羽葆,宫紫晕流苏”。诗句内容虽未直接引用,但诗中描绘了苦楝花的芬芳和美丽。 宋.邓深诗曰:“昏烟漠漠雨霏霏,四月轻寒浸裌衣。叶满筠篮桑径晚,杜鹃声急楝花飞”。以烟雨、杜鹃声与楝花飘飞交织,展现春未的动态画面。南宋.李次渊诗云:“芦芽抽尽柳花黄,水满田头未插秧。客里不知春事晚,举头惊见楝花香”。通过客居他乡的视角,以楝花盛开点明春末夏初的时序更替,突显其作为季节标志的意象。明.杨基诗曰:“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通过细雨、枇杷成熟与楝花湿润的对比,勾勒出初夏山野的生机。 苦楝树,是我故乡莒县的家乡树,在童年时村庄里很容易看到。每年谷雨前后,当春天的花事将近尾声时,它的枝头便绽放出细碎的浅紫小花,六瓣如星,中心缀一缕暗紫,花香清淡中自带苦气。我伯父石步庭是烈属,他的大儿子石以坷在解放东北锦州时英勇牺牲了,二儿子石以琛是我的小学老师。伯父家里的院子很大,一株百年合抱粗的苦楝树亭亭如盖,上面开满了紫红色的小花,满树浅紫团团簇簇,如烟如雾,花朵细碎而繁密。 苦楝树花作为花信风的终章,恰似在繁华落尽时留一缕余香叩问流年。大伯说它“香淡如水",这是它最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争艳,不张扬,盛放也很安然,像个懂得分寸的腼腆少女。不算夺目的它,不似桃杏热烈灿烂,不如蔷薇娇俏缱绻,带着几分素朴的画意,几分诗意的惆怅,自有一派“虽苦尤香”的清醇。它是春天最后的一抹微光,不浓不烈,却温柔地照亮世界。“楝花风起正清和,影落青苔月一坡”。正是对其清雅与柔美的绝佳诠释。 苦楝树,并非春天舞台上的主角,却在每年的这个节气准时绽放,年年岁岁,生生不息。暮雨初霁,苦楝树悄然吐蕊,那一朵朵细碎小花轻盈柔美,层层叠叠堆满枝头,宛如朦胧的烟雾,将整棵树笼罩得如梦如幻。花开的淡紫色呈现出一派祥瑞,仿佛“紫气东来”,远望如一团氤氲的紫纱。在嫩绿色新叶的映衬下,透出温润如玉的雅致。 花开如瀑,诗意在野。仰头细细品赏,仿佛在读一页页花间集,唯美而浪漫,又充满了发人深思的启迪。其实,这株百年参天大树有它独特的心性与气质,它虽然没有牡丹的倾国倾城,亦没有寒梅的雪颜冰姿,但它守着四时更替,把平淡的一生尽可能热烈的绽放,让每一季花开得绚烂至极,每一场花谢都挥洒恣肆,以自己动人心魄的姿态,释放生命美丽而坚韧不拔的本色。 童年的那株苦楝树早已不在,唯有记忆中那团紫烟粉雾,仍萦绕在梦中的月夜里。这棵古老的苦楝树,早已超越植物的形态,化作永恒的精神图腾。它以沉默的姿态教会了我:在喧嚣世界里保持沉静,在无人问津时坚守初心。每当我回忆那片紫色云霞,总能看见生命最本真的模样——即便身处荒芜,也要以倔强的根系拥抱大地,将平凡的岁月酿成诗意的永恒。这份镌刻在记忆深处的力量,如同永不熄灭的星火,照亮我跨越生命中每一个春去秋来。 苦楝花开如紫霞,美哉!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