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贫穷,不是没房没车,也不是穷困潦倒。而是脸上的肤浅无知,眼中的空洞无物,心灵的狭隘自私。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而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 寥寥数语,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李白的人生有两大爱好,喝酒和写诗。 王德峰的人生也有两大爱好,抽烟和研究哲学。 作为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他的课堂不需要PPT,也不需要看课本,在吞云吐雾中,就能够滔滔不绝,无论是哲学、生活,还是工作、婚姻,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金句频出。 在一次课堂上,谈及当代人的焦虑问题,王德峰说道:“物质贫穷可能会摧毁身体,精神贫穷则会扭曲心灵。” 人这一辈子都在努力向前奔跑,就怕自己过得穷困潦倒,受到冷眼和嘲笑。然而,王德峰教授却认为,贫穷指的不是物质层面的缺失,而是精神世界的匮乏。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野心和欲望都在逐渐膨胀,但是如果我们无法控制它们,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三观,人生的轨迹也就此发生改变。 尤其是如今各大自媒体风靡的时代,有些人为了赚流量,博眼球,失去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即便拥有再多的粉丝,得到再多的钱,终究还是会受到大众的审判。 贫穷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而无知,穷不思变,穷安现状。经济上的窘迫,只能困住你一时;精神上的堕落,却会毁掉你一生。 弱者自困,强者自渡。 我们所追逐的人生应该是我们想要的人生,而并非是别人有的,所以我们也要。人与人之间的能力不同,所能够达到的高度自然也是不同的,不要因为心中的那份执念困住了自己。 《寻觅意义》中写道:“人生很短,如果你到垂垂老矣的时候,回顾自己走过的一生,发现自己一直在被进步强制所驱使,那么这个人生不是自己在过。” 人生并没有什么既定的意义,你唯一拥有的也只有自由。所以你的思考与选择尤为重要,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去做什么样的事?是需要用一生去思考的问题。 儒家、道家和佛家,都强调了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儒家的“仁”、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空”等概念,都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反思。 王德峰说:“哲学不是心灵鸡汤,而是刚需。心灵鸡汤也许会教某些方法,教人暂时舒缓心灵的伤痛,但哲学是让人能够直面痛苦,并且要诊断痛苦的根源。” 在命运抉择的重大关头,我们依靠的不是头脑的力量,而是心灵的力量。我们能够体验和感悟人生,于是我们的心灵就有了力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哲学是一门厚重又枯燥的课程,里面的词汇生涩难懂,但是从王德峰口中讲出来,却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对他的哲学导论课,学生们总趋之若鹜,就连上海弄堂里大字不识一个的很多老头子、老太太,也经常跑到复旦大学听他讲课。 因为前来“蹭”听的学生太多,他的课堂不得不从50人的小教室换成了百十来人的大教室,最后不得不换成了复旦大学著名的“5301教室”。 当王德峰走进这间能容纳200多人的阶梯教室时,看到的是教室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心中顿时感慨万千。 或许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王德峰教授开启了线上课堂模式,并用文字的方式将所有的文化精髓,记录于《寻觅意义》一书中,照亮了千千万万读者前行的道路。 在书的腰封上,有这样一句话:“安顿我们的内心,寻找生活的意义。” 如何安顿?又该如何寻找? 王德峰是这样写的:“身处现代社会,我们时常感到不安,而所有的不安,都源于两个字——'意义’。我们不知道生活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意义、学习的意义……如果能够解决这些疑问,那么一切困难就迎刃而解。” 王德峰教授的《寻觅意义》中结合了生活里常见的案例,用风趣幽默的文字,将当代人所面临的困惑,娓娓道出,并为我们揭开人生的重重迷雾,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 有读者说:“每一个迷茫、内耗、陷入精神困境的人,都应该读一读王德峰!” 好书不贵,不过一顿饭钱!如果你正在寻找一本能够平静你的心灵,让你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归属感的书籍,那这本《寻觅意义》绝对值得一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