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去扬州之前所做的功课告诉我,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之前,全国已有五个与大运河有关的博物馆,包括北京的大运河博物馆、浙江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河南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山东聊城的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江苏淮安的中国漕运博物馆等。相比较这些博物馆,2021年6月建成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规模最大,藏品最多,而且内容涵盖了运河的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并有全新5G技术打造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 ![]() ↑大运塔 摄影 老红木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扬州古运河边的三湾风景区,四年前的春天我来游览三湾景区时,就已看到博物馆耸立的大运塔,不过那时尚未建成开放。这次我们到了扬州,第一件事就是成功预约到次日的参观行程。 ![]() ![]() ↑博物馆前排队的人群 清晨两位扬州同学驾车,陪同我们来到博物馆,只见馆前广场上游人如织,看着这么长的队伍,我以为要排队一小时,好在博物馆内空间大且管理规范,大约二十多分钟就进去了。 扬州的这个大运河博物馆内容相当丰富,之前来参观过的扬州同学告诉我们,进去只能拣重点内容看看,如果要细看,一天也看不完。果然,进了宽广的大厅,标志牌上显示,博物馆楼上楼下共有13个馆区,除了第一个综合馆区外,还有12个各具特色的展示空间。 ![]() ![]() ![]() ↑参观1号馆区 ![]() ![]() ↑馆内的参观人群 1号馆区是综合展厅,进门就看见一排大字: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前言介绍说,中国大运河始凿于春秋,初通于隋代,繁荣于唐宋。元代裁弯取直,南北直航;明清维系国脉,臻于极盛……。前言的旁边,就是一幅大运河的地图,上至北京,下至浙江宁波,一图看清运河的全域。 ![]() ![]() ↑展出内容分段标识 据介绍,综合馆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运河沧桑王朝基业》、《天工慧光中华勋业》、《融通九州社稷鸿业》、《泽被天下万民生业》和《通达古今千秋伟业》,以大运河的历史为脉络,运用大量实物、图片、砂模、文字和多媒体技术,展示了沿河各地的出土文物,以及开凿管理、航运灌溉、科技工程等等,看点多多。 ![]() ![]() ![]() ↑馆内部分藏品 展厅中让人印象较深的,是那些展陈的实体文物,据介绍,博物馆共有藏品1万多件,从古老的船模到精美的瓷器,从历史文献到民俗风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诉说着大运河的故事,每一件展品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其中还有一件原江苏省水利厅勘测设计院的文件,让一位陪同参观的扬州同学感受颇深,因为他的父亲当年就是这个单位的技术专家,为大运河的整治做出了重要贡献,至今还享受着国家津贴。 ![]() ![]() ![]() ↑馆内部分藏品 出了1号馆区,本来是想进2号馆区的,因为这里展出的内容是“运河上的舟楫”,据说还可以站在复制的沙飞船上,观看古代运河两岸的风景(多媒体影视技术),不过里面限制人数,因此门口排了长长的队伍,只能跳过去,进了3号馆区。 ![]() ![]() ![]() 3↑号馆区部分景观 3号馆区叫“因运而生——大运河街肆印象”,进去感到眼前一亮,因为里面古式商铺相连,张灯结彩,酒肆、茶楼、布市、钱庄、包括看戏听书、杂技玩耍等应有尽有。据介绍,这里的仿古建筑,还原的是运河沿岸四座古城的场景——从隋唐洛阳、北宋开封、明清运河北段(临清、北京)到明清运河南段(扬州、绍兴等)。更惊奇的是,抬头望去,或蓝天白云,或明月当空,飞鸟树叶,夜市灯笼等,游客穿越在逼真的古代商业贸易活动之中,体验生活,感受烟火,每个人都拿着手机在拍摄,似乎都挪不动脚步了。而正在此时,我的手机响了,原来其他同学都已出去,等着我合影了,就只能匆匆离开。 ![]() ↑本文作者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留影 下面这个小视频,是作者参观大运河博物馆时拍摄的实景,如果感兴趣,可以点开网游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