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奥克兰New Lynn的居民Meinan Qiu遇到了一件让她十分窝火的事:自家后院那排种了半个世纪的树墙,被后方地块的开发商在毫无通知的情况下砍掉了。
“我家的树墙,就这样没了” Qiu表示,这排树墙位于她Astley Ave房屋的后院边界上,有约50年树龄,高度可达4米。 然而两周前,后方一处住宅开发项目开工,结果施工人员在没有任何提前沟通的情况下,将整排树墙砍得一干二净。 她说:“这些树就在我们的地界上,是我家的资产,也是我们生活隐私的重要保障。他们说砍就砍了,完全没有问过我们。” 她担心失去树墙后,不仅自家后院暴露在邻近工地的视线中,还会受到施工噪音的干扰。 “这不是几棵树的问题,这是我们家的安全感和价值。”
开发商回应:树倾倒有风险,只能砍了 对此,开发商Ishant Arora表示,这些树木其实是长在两家地块的交界线附近,树根向他的地块蔓延。 在进行挡土墙建设的土方作业时,施工人员不得不切断了一部分伸进他地界的树根。 结果树木开始倾斜,变得不稳定,存在倒塌风险,甚至有可能砸到Qiu家后方的小建筑。 Arora说:“我们原本并不打算砍这些树,但施工中发现树变得非常不稳,我们担心安全问题,只能清除。” 他说,在当天Qiu提出质疑时,他的团队已经解释了原因,并承诺会“恢复原状”,包括在两处地块之间建一道新围栏,还会补种成熟的树木,而且不会让Qiu家承担任何费用。 他补充说,自己已经通过短信承诺了这项安排,并安排了本周Qiu和他的园艺设计师见面商讨种植计划。 “我是做生意的,不掺杂太多情绪,我们一直是按规矩来的。”
谁来决定怎么“恢复原状”? 虽然Arora承诺补种,但双方在细节上仍有分歧。 Qiu希望补种的树木能达到原来4米高的标准,数量上也希望能回到原来的15棵左右。 而Arora则说,考虑到现场空间有限、树木根系生长的实际条件,补种的树高大约会在1.5米到2.5米之间,数量上也达不到15棵。 “空间太小,种不了那么多大树,这是现实限制。” Qiu则担心,这种“缩水版”的树墙无法恢复原有的隐私效果。 她还质疑Arora是否真的会履行承诺:“他一直不是特别主动,说是安排见面,但也没太积极推进。”
法律怎么说?邻里纠纷要谨慎处理 根据奥克兰市议会官网的信息,如果树木的枝叶或根部越过了边界线,邻居确实有权在自己土地上进行修剪。 但前提是不能对树木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要申请资源许可。 消费者协会Consumer NZ也表示,根据所谓“减害权”(abatement),邻居有权剪掉越界的根或枝,但必须控制在必要范围内。如果因此导致整棵树死亡或严重受损,修剪者可能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也就是说,即使有权利修剪,也不能“顺手一锯”,一砍到底"。 在城市开发日益密集的今天 邻里之间围绕“边界”的矛盾越来越常见 如何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妥善沟通、避免激化冲突 也许正是所有开发者和政策制定者 需要深思的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