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是陈默先生的第219篇原创 爱情是掺杂着缘分的生理性反应,婚姻是日久生情之后的价值交换。 人性中有一个很不好的天性,就是喜欢被人宠爱,被人理解,被人关心,却很少有人能懂得“情绪劳动”。 美国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说:维持一段亲密关系,需要去反人性,需要付出大量的情绪劳动。 爱人如养花,养花人真心去呵护每一朵花,那么每一花朵也会回馈给养花人精神愉悦,这就是互相滋养,而不是单方面的索取。 很多人逃不过三年之痒,七年之痒,是因为人的骨子都喜欢喜新厌旧,一旦新鲜感逾期,亲密关系就沦为了束缚彼此的枷锁。 顺着人性的关系,大多数都无法长久。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懂得在任何关系里适当反人性,克制那些孩童般的幼稚心态,将即时满足和占有欲变得钝感一些。 比如有人曾说过:真关系修炼秘诀,就是延迟满足和主动吃亏。也有人说,真正长久的亲密关系,不是学会了舒服,而是学会了忍耐和付出。 不会反人性的人,说白了就是自身心力匮乏,不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不懂得不该计较的时候偏偏计较,不懂得在心里的边防线上修建藩篱。 真正长久的关系,一定是你是你,我是我,大家彼此都有自己的空间。 ![]() 尤其是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习惯于一味在关系中过度索取,不懂得换位思考。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提问:为什么相爱很久的关系会破裂? 然后下面有一个高赞回复:有来、无往,有付出、无回应。 一定要去自我中心化,活在自我世界里的人其实很可怜,他们没有爱人的能力,久而久之也会淡出被人爱着的包围圈。 任何亲密关系里最危险的信号,就是带着满腔情绪地说[你怎么不做]、[这不公平]。 那些活得很自我的人,一旦把自私自利的行为带进了关系,这段关系很快就会夭折,毕竟任何关系不是靠索取来巩固,而是靠理解和少计较。 亲密关系没法靠一个具体的天平去衡量,谁付出的多,谁付出的少,就像父母一旦开始对孩子计较对他投入过多而回报太少时,那关系就开始变质,如同做一桩生意。 越是追求关系的完整性,就越容易背离关系的本质。 其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感情中要学会钝感力十足,不要着急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学会倾听,少抱怨少指责,关系中千万别讲究对错,只有爱与不爱。 别说在亲密关系中,即使是在社会里生存,人与人之间也少不了要换位思考,那些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付出的人,注定过不好这一生。 毕竟人是群居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维持好情感,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如果你无法理解别人的行为,那就尝试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 《杀死一只知更鸟》上说: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思考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你所爱的那个人,尽力去成全,而非自私索取。 礼尚往来,将心比心,彼此互相经营,关系才会地久天长。 ![]() 你就能懂得延迟满足的重要性。 所谓反人性,反的就是即时满足,很多东西你越是急于求成,就越是偏离你所预设的轨道,反之,你保持着平常心,很多东西却无形靠近了你。 你爱上某一个人,可能才接触不到半年,你就希望ta跟你心有灵犀,你刚结婚不久,你就立马期待另一半里里外外能全部接手,你希望ta对你百依百顺,甚至希望ta完全靠近你理想中的模样。 一定要反即时满足,因为他会让你迷失,误以为很多关系短时间内达不到内心期待,就想着去放弃。 一朵花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你不能因为对方没有符合你的预期,就立刻想着割裂关系,给彼此一点时间和空间,慢慢的发芽,长叶子,结花苞,开花,结果。 果树今年没结果,可能明年就会爆果,好的东西可能会迟到,但一定不会不来,所以你自身都没有这种耐心,那肯定不会收获更好的果实。 给亲密关系一些时间,允许树成为树,花成为花,允许一切发生,允许美好的事物需要一点等待。 如果不反掉即时满足的这种急功近利,关系就很容易变质,一旦双方的某几个点达不到心中所期,就会产生巨大的落差,爱意因此冷却,激情褪去,只剩下两眼相对的恨意和厌恶。 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感动的几个瞬间,而是慢慢经营的细水长流。 ![]() 真正厉害的人,懂得负熵而行,在关系里保持简单的法则,因此就可以更长久。 人活着就是在不断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而生,同理,在关系里也需要这种思维观念。 人性的弱点有哪些?喜新厌旧,好逸恶劳,趋利避害,大部分走散的关系,其实很多都逃不过这三种人性弱点。 一旦学会了平常心,不用对错去审判另一半,不用付出多少来权衡利弊,不用不符合心里预期就定为无爱,反人性反的是关系里的高维决策,不站在低维的视角里把关系处烂。 懂人性的弱点,我们才可以完美避开,就像我们知道过河的水深水浅,才能顺利过河。 所谓反人性并不是让我们去算计,而是要懂得要运用一些智慧,在错综复杂的感情线里理顺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课题。 当然了,我觉得真正至高无上的爱,一定是两颗心的真诚以对,没有任何的理由,没有任何的利益连带,只是因为爱,爱得丰盛,爱得纯粹,在爱里成长,在爱里找到人生的方向。两个天南地北的人,走到一块儿,把彼此的一只手交给对方,把彼此的一部分爱传递给对方,互相温暖,互相感化,无条件地选择对方,无条件地爱上ta直至永远。 愿亲密的两个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保持着自己的宽阔、自然舒适的疆域,各自为王,互不干涉,却又彼此相濡以沫,互相滋养,默默守望。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