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淌水》虽有《蒙古小夜曲》的音调特点,却融合了云南花灯及当地山歌。自诞生起,它就深受云南人民喜爱。即便因著作权纠纷引起的考古定论明确后,它仍常被标注为云南民歌,这或许是出于文创传播的考量。此歌确系云南音乐工作者整理传播,传唱数十年,已然成为代言云南省的世界级民歌。马可先生评价《小河淌水》 “像玲珑珠玉一样”,“歌声时而充满柔情,时而掀起内心深处的浪花”,“它好像倾诉,好像表白,又好像在以满腔激情期待着什么样的回答”。 《小河淌水》的旋律由五个乐句构成,宽广且舒展。其节奏较为自由,营造出的意境唯美而悠远,宛如一幅彩云之南的写意水墨画:银色月光下,静谧山野中,唯有小河潺潺流淌。歌中,似水柔情的阿妹触景生情,用歌声抒发对情郎阿哥的思念与柔情。那如小河般流淌的歌声、清纯的情思,在寂静夜色中飘向远方,带去阿妹对阿哥的无尽眷恋。这首歌有着开阔的天然气质,月光、天空、河流以及飘荡在流云中的歌声,能容纳多样的表现形式,承载丰富的情感,为歌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使其能以不同的风格进行演绎。 该曲采用民族五声音阶调式,主音落在6音上,即羽调式,这让歌曲更显柔美流畅。乐曲结构是稍加变化的四句段,开头加了衬词“哎”,后两个乐句基本重复前两个乐句,仅在第四句前添加了几个“哥啊”的呼唤,也可将其视为一个用以渲染情绪的乐句。歌词极具云南民族特色,比兴手法运用巧妙,口语化词汇信手拈来,充满大自然的灵性,直击人心。最初,这首歌多由女高音传唱,后来男声歌者也开始演绎,不过由于发音原因,男声演唱时“妹啊妹啊”的呼唤及“阿妹”歌词,不如“哥啊哥啊”“阿哥”听起来顺耳。 虽然《小河淌水》篇幅不长,但在声乐技能训练方面意义重大。其音域较宽,高音部分处于换声区域,因此,声区的统一和真假声混合的良好发声方法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演唱时既要有柔和圆润的声音,又要流畅准确地表现出歌曲的风格与情感。不过,我并不赞成某些歌唱提示框定情绪表达的规范,虚实强弱和音色的把握,应基于歌者对歌曲全局的情境设计,同时,与器乐部分的配合也不容忽视。 ![]() 黄虹 黄虹女士是将此歌推向全国舞台的功臣。她热爱云南,善于把方言融入民歌,传递出独特的地域音韵。她演唱的《小河淌水》,将月光、小河、山林等意象融入静谧夜色,歌声如潺潺河水般绵长,借自然之景含蓄地传递出本真、质朴的牵挂之情。 ![]() 杜丽华 杜丽华女士是山西人,因被云南民歌吸引来到云南从艺。她在四川音乐学院接受过系统的西洋唱法训练,其演唱的《小河淌水》,用几处云南方言音点明地域色彩,更多的是精准把握少女舒缓歌唱时的情感波动。她的歌声让人仿佛看到皎洁月光如碎玉般跌落在水面,忽明忽暗地闪烁,女孩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愫,随着水波潋滟,在寂静夜里轻轻荡漾。 ![]() 彭老师 备用号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