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掌故 | 艾小梅办《昭文新报》• 两度“大江报案”

 人文武汉 2025-05-24 发布于湖北

艾小梅办《昭文新报》

武汉最早的近代报刊有两份,一份是英文的《汉口时报》,又称《汉口泰晤士报》,它创刊于1866年1月6日(清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日)。这是一份西式报纸,专供旅汉英美人士阅览。报馆设在英租界,由美国人汤普生负责编辑,富瑞德负责排印。日出4版一大张。由于当时旅汉西方人尚少,报纸发行不甚兴旺,发行两年后,因经营困难而停刊。一说至1876年(光绪二年)停刊。

另一份是中文的《昭文新报》,它创刊于1873年8月8日(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十六日)。报刊史专家戈公振在其著作《中国报学史》中称:“我国自办之日报,开其先路者,实为《昭文新报》。”该报创办者与主编为中国人艾小梅。他仿照香港、上海已出的中文报刊,出版了中国内陆自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考其报名,“新报”者,当时指为西式报纸,如上海《申报》所说,“查新报之设,创于泰西,所以使下情能达,时事周知也。”用今天的话说,新报就是不同于中国传统邸抄、京报的近代报纸。“昭文”盖取《左传》上“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之义,有显扬文彩之意思。

《昭文新报》的内容以奇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用木刻活字,黑墨水印刷,为十折小型张,四六版(亦称四六栏,是当时最通行而又通行最久的版式,对开纸每面两版,每版四栏或六栏),遍售各埠。武汉向无此举,初办此报,不免人情未习,取阅者不多。后改为五日一期,改用白鹿纸,装订成书,印刷质量也有所提高。后来仍因销路不畅,经费支绌,未及一年,便宣告停刊。

《昭文新报》像最初的一滴水珠,在茫茫报海中早已无影无踪了。但当时它的出版,确是武汉一种新事物,给三镇社会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并开内陆华人办报之先河,为草创阶段的中国新闻事业带来了鼓舞。《申报》在报道《昭文新报》创刊的消息时评论说:“倘能于各行省及大都会之处,遍设此馆,则南北不至有风尚之殊,山泽不至有情势之隔,将来汇而存之,可以作野史,可以备輶轩矣,岂不美哉!”

《正义报》,正街龙家巷口。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

两度“大江报案”

辛亥革命前后,武汉曾发生两度“大江报案”。

辛亥革命前的《大江报》是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詹大悲任经理兼主编,何海鸣任副主编。报馆设在汉口新马路五十二号。该报每日“著论攻刺时政,鼓吹革命”,在新军士兵中声誉日增,但却颇遭官府嫉忌。

1911年(清宣统三年)夏,全国革命形势高涨,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大江报》连续刊发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乘势倡言反清革命。前文为何海鸣所作,揭露政府对外守和平即示割让之意,批评国民伏阙上书作和平的反对,不足以动政府,这两种“和平”都将使中国走向灭亡。后文为黄侃(署名“奇谈”)所作,认为中国已病入膏肓,和平改革固无力回天,则无规则之大乱倒可以使人民于深创巨痛中顿改亡国之观念而奋起救国。

这两篇时评无异于两颗召号人民起来进行武装革命的信号弹,使湖北当局惊恐万状,在当年8月1日(闰六月初七)由鄂督瑞澂饬令巡警道王履康以“宗旨不纯,立意嚣张”“淆乱政体,扰害治安”的罪名,将《大江报》查禁,并将詹大悲、何海鸣投入监狱。

《大江报)被查封后,汉口各界,舆论哗然,连日有人在该报馆门口张贴许多安慰之纸条、哭吊之短文,足见人心未死,公道尚在。詹、何二人在法庭上从容辩论,慷慨陈词。此案延至9月(七月),汉口地方审判厅宣布判处詹、何二人各监禁一年半。迨武昌起义,汉口光复后,二人始得出狱。

1928年,歆生路湖北民国日报馆

1912年3月,詹大悲、何海鸣等又发起复刊《大江报》,宣称“大江报卷土重来”。新《大江报》于6月10日正式出版,何海鸣任经理,凌大同、戴天仇任主笔。报馆迁至汉口后花楼街笃安里。

这几位是当时激进派革命党人,他们以监督袁世凯、黎元洪为己任,遇事敢言,《大江报)成为同盟会在武汉的重要言论机关。复刊未及两月,至8月8日,又被临时副总统、鄂军都督黎元洪查封,黎元洪此时已倒向袁世凯一边,背叛拥立他当武昌首义都督的革命党人。

这次给《大江报》定的罪名是刊发了社会党首领江亢虎鼓吹社会主义的文章并著社评加以推崇,宣扬无政府主义,为图谋不轨之机关。何海鸣、凌大同等逃往上海。次日,黎元洪通电全国,称《大江报》诸人为妖人,攻击该报“擅造妖言,摇惑人心,废婚姻之制度,灭父子之大伦,无国家,无家族,无宗教,无男女”“至于除去政府,取消法律,实属大逆不道,狂悖已极”,竟请各地对何、凌等一体严缉,就地正法。这就是第二次“大江报案”。

案发后,武汉及各地报界群起谴责黎元洪“违背国宪,蔑视人权”,呼吁取消全案。上海《民立报》刊发时评《江流鸣咽》,全文如下:

去岁闰六月七日,亡清鄂督瑞澂,封禁汉口《大江报》,《大江报》之在革命史中,盖亦有纪念之价值者也。

不谓民国今日,《大江报》又以被封见告。五色旗翻,而江流鸣咽如昔,言论自由更于何处求之也,悲夫!

9月,凌大同由上海潜归陕西省母,途经汉口时,为黎元洪侦知,即行速捕,旋遭秘密枪杀,既不标真实姓名,又不公布罪状。凌大同为民国时期湖北地区惨遭军阀杀害的第一位报人。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1931年汉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