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美玉无价但可评价——和田玉品质评价概述

 m彩虹之约h 2025-05-24

       和田玉(矿物学名称为软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首,自古以来就因其温润细腻的质地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备受推崇。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到清代的宫廷玉器,和田玉始终是中华玉文化的核心载体。科学研究表明,优质和田玉的韧性超过钢铁,达到9.3×10^6 Pa,这一特性使其成为理想的雕刻材料。随着和田玉市场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稀缺,和田玉的品质评价成为消费者和收藏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矿物学特征、颜色、质地、透明度、工艺等多个维度,系统阐述和田玉的品质评价标准,以期为读者提供科学的鉴赏与选购依据。

图片

图:中国玉器发展史


一、和田玉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

1. 和田玉的颜色及颜色分级

       和田玉的颜色丰富,根据GB-T 38821-2020《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和田玉颜色种类主要划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糖玉、墨玉、翠青玉共8种。

图片

图:和田玉8个主要颜色品种

图片

图:和田玉颜色变化序列模型图

图片
图:白玉-青白玉-青玉为主线的颜色分类体系
图片

图:黄玉颜色变化系列样品

图片

图:糖玉颜色变化系列样品

图片

图:墨玉颜色变化系列样品

图片

图:烟青玉颜色变化系列样品

图片

图:碧玉颜色变化系列样品

      与国标GB-T 38821-2020《 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不同,国标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级》中对和田玉的颜色分级被描述只包括3种颜色:白色(白玉)、黄色(黄玉)和绿色(碧玉)。两个国标对于和田玉的颜色描述不具备一致性,且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级》最新国标也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笔者推测,青白玉归类为白玉,青玉归类为碧玉,糖玉和翠青玉产量较少,没做专门颜色分级,可以参考黄玉和碧玉颜色分级

      各种白玉是颜色以白色为主的软玉, 常微带灰绿、 淡青、 褐黄、 肉红或紫灰等色调。

图片

图:白玉的颜色级别及其特征

图片

图:羊脂白玉和白玉对比

图片

图:不同白度的白玉

图片

图:白玉欣赏

     根据黄玉色调的差异, 分为黄(Y) 色调和绿黄(gY) 色调。
图片
图:黄玉色调及表示方法
      根据黄玉彩度的差异, 将其划分为3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浓、 中、 淡或Ch1、 Ch₂、 Ch₃。
图片
图:黄玉彩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根据黄玉明度的差异, 将其划分为3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明、 较明、 较暗或V₁、 V₂、 V₃。
图片
图:黄玉明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根据黄玉色调、 彩度、 明度的综合特征, 将黄玉的颜色划分为4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优、 良、 中、 一般或A、 B、 C、 D级。

图片
图:黄玉颜色级别划分表
图片
图:黄玉色谱
图片
图:各种颜色的黄玉
图片
图:黄玉欣赏

       碧玉色调为绿(G)

图片

图:碧玉色调及表示方法

        根据碧玉彩度的差异, 将其划分为3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浓、 中、 淡或Ch₁、 Ch₂、 Ch₃。

图片

图:碧玉彩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图片

图:碧玉明度级别及表示方法

图片

图:碧玉颜色级别划分

图片

图:碧玉色谱

图片

图:碧玉欣赏

图片

图:青玉(沙枣青玉)欣赏

图片

图:糖玉欣赏

图片

图:翠青玉欣赏

图片

图:翠青玉

2. 和田玉质地分级

       和田玉的质地取决于矿物颗粒的粗细和排列方式,商业上叫“脂份”。根据和田玉质地的差异, 将其划分为3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细腻、 较细腻、 一般或A、 B、 C级。

图片

图:和田玉质地级别及肉眼观察特征

图片

图: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和田玉的粗结构(左)和细腻结构(右)对比

图片

图:商业上对大部分市场上常见的新疆、俄罗斯、青海、韩国等产的和田玉的质地描述

3. 和田玉净度分级


        和田玉常见瑕疵包括影响耐久性的天然裂纹(绺裂)及石墨点(青花玉中可接受)、水线(透闪石脉)、僵石(未玉化的部分)等杂质。根据和田玉净度的差异, 将其划分为3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纯净、 较纯净、 一般或A、 B、 C级。

图片

图:和田玉净度等级划分

图片

图:和田玉的裂

图片

图:和田玉的棉

图片

图:和田玉的纹

图片

图:碧玉里面的黑点

图片

图:和田玉的僵(大理岩)

4. 和田玉均匀性分级

          根据和田玉颜色、 质地的均匀程度, 将和田玉均匀性划分为3个级别, 依次表示为均匀、 较均匀、 一般或A、 B、 C级。 

    图片
    图:和田玉均匀性级别及肉眼观察特征
    图片
    图:碧玉颜色分布不均匀
    5. 和田玉工艺质量评价
            和田玉工艺质量评价比较复杂,外加笔者主要从事珠宝鉴定,不该板门弄斧。在此引用GB-T 36127-2018 《玉雕制品工艺质量评价》相关内容与各位分享。
    图片
    图:玉雕制品工艺质量评价
    图片
    图:明梁庄王墓出土和田玉镂空雕刻饰品
    图片
    图:和田玉雕件

           更多和田玉科普知识:

    中国和田玉产地

    vechozheng,公众号:宝石科普课堂科普:地球上的和田玉变质带(上)——中国和田玉的产地分布一览

    国外和田玉产地

    vechozheng,公众号:宝石科普课堂科普:地球上的和田玉变质带(下)——国外和田玉的产地分布一览

    和田玉的分类

    VechoZheng,公众号:宝石科普课堂科普:和田玉到底有多少种颜色?——和田玉品类全解析
    参考文献

    [1]张蓓莉.系统宝石学[M].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2]李娅莉等.宝石学教程(第三版)[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22.

    [3]DB65/T 035 —2010  《和田玉》.2010.

    [4]GB/T 16553-2017,珠宝玉石鉴定.

    [5]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

    [6]GB/T38821-2020,和田玉 鉴定与分类.

    [7]DB65/T 035 —2010 ,和田玉.

    [8]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样.

    [9]岳蕴辉,和田玉(软玉) 标准样品的颜色序列模型.

    [10]和田玉(软玉) 鉴定及分类、 命名方法.

    [11]李新岭,和田玉分类,2020.

    [12]GB-T 44914-2024和田玉分级.

    [13]GB-T 36127-2018 玉雕制品工艺质量评价.

    [14]DB65╱T 2131-2004 和田玉器工艺质量.

    [15]T/CAQI 221-2021和田玉(白玉)手镯分级.

    [16]T/CAQI 222-2021和田玉(碧玉)手镯分级.

    [17]T/CAQI 306—2023首饰用和田玉(白玉、青白玉、青玉)分级.

    [18]T/CAQI 307—2023首饰用和田玉(黄玉、烟青玉)分级.

    郑重声明:文章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任何组织无关。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共同探讨。图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