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沪语“老克勒”细考

 书柜茶室 2025-05-24

在上海,曾有过一个特殊的群体,人称"老克勒"。这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男性人群,有其外表特征,更有其内涵素养。他们是时代的产物,但不是一个会延绵传承的人群。如今,随着年龄的老去,在上海能称为"老克勒"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老克勒”中的“克勒”是外来语,是“collar”职员的意思音译过来的。老上海的"老克勒",是最先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一群人,也是最先吸收结合西方文化的。他们的土洋结合,形成了一定时期的海派文化。

“老克勒”原意是指大颗的宝石,后经岁月流变,才渐渐成为对某一类人的专称。

英文中的“Carat”一词原是说钻石的重量单位,一个克拉等于200毫克。在老上海,3克拉以上的钻石是非常罕见和昂贵的。

上海"老克勒"的外表。一是头发油光铮亮,头势清爽,没有一絲乱发。有的"老克勒"胸袋里还常备有一把精致的小木梳,时不时地拿出来梳几下头发。二是眼镜。他们常戴金丝边眼镜,也喜欢戴太阳眼镜,不管有没有太阳。三是服装。不管是衬衫还是外套必烫得笔挺,大多穿西装而不穿中装。有的人欢喜穿格子衬衫和花衬衫,格子西装和西装马夹。多戴领结而少戴领带。裤缝烫得像两把刀,笔笔挺。裤带大多用吊带而不用皮带。四是鞋子。他们大多穿皮鞋而不穿布鞋。以前还有不少人穿的是白皮鞋或白色和咖啡色相间的香槟皮鞋。被称为"老克勒"的人,年纪一般都在40岁以上。有的外出还喜欢带把"司的克"手杖。

但大多只是挂在手臂上装装样子而不是真正使用。这也往往成为"老克勒"外出的标配。戴帽子喜欢戴礼帽,吸烟喜欢吸雪茄或吸烟斗,戴手表则戴进口名牌金表。一副绅士派头。

"老克勒"的吃。他们对吃是相当讲究的。

"老克勒"是很有涵养的。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英语流利,发音标准。说话时常会在中文里夹带英文单词。他们说话总是慢条斯理,决不会大声嚷嚷,更不会与人争吵。

他们大多喜欢跳舞,舞姿潇洒优美,对舞伴彬彬有礼,决不会有任何轻佻之举。他们具有艺术细胞。喜欢听音乐,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有的还会弹钢琴,拉小提琴,吹双簧管。有的还会画画。

"老克勒"这个词说不上是褒还是贬。它是时代的记忆,也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特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