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何关系的本质,都是一种交换

 问艺术 2025-05-24 发布于上海

汤姆·罗威尔

Tom Lovell


图片

你有没有注意过,小区门口那对卖煎饼的老夫妻,丈夫摊饼,妻子装袋,几十年都是这样默契?他们之间从不说"谢谢",但每个动作都是回应。  
这就是我想说的"交换"——不是商场里明码标价的买卖,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给予和接受。我妈总说我爸"连酱油瓶倒了都不扶",可每次她腰疼的时候,我爸就会默默把家里所有的重活都干完。他们从来不算计谁做得多,但心里都记着对方的好。  

图片

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我租的老房子电路老化,大半夜突然跳闸。随手在兄弟群里发了句"黑灯瞎火的真他妈绝了",没想到半小时后,老周拎着工具箱和两罐啤酒踹开了我家门。
我俩就着手电筒的光,一边骂房东黑心,一边修好了保险丝。后来他创业失败,我陪他在大排档喝了三个月的酒,从精酿喝到二锅头。现在聚会时还互相调侃,说那些年灌进肚子的酒精,都够开个小型酿酒厂了。

图片

就连我家那只高冷的猫,都知道用蹭腿换小鱼干。但它也会在我加班到深夜时,突然跳上键盘,用肉垫按在我手背上——这大概就是它理解的"等价交换"吧。  爱情更是这样。
朋友阿杰追他女朋友时,每天变着花样送早餐。结婚五年后我问他怎么不送了,他笑着说:"现在轮到她每天给我留晚饭了。"你看,好的感情就像跷跷板,有来有往才能玩得久。  

图片

最让我感动的是楼下张奶奶的故事。她给邻居家小孩补了六年课,从不要报酬。去年她住院,那个已经上大学的孩子天天来陪床。张奶奶说:"当年教他写字,现在他教我玩智能手机,我们这不就扯平了嘛。"  
其实人和人之间,就像在玩一个很长的传接球游戏。有时候你扔出去的是关心,接回来的是理解;有时候你给出包容,收获成长。重要的是球要继续传下去,而不是计较每次抛接的力度。  

图片

所以别怕"交换"这个词显得生硬。当它变成妈妈留的那盏夜灯,变成朋友记得你不吃香菜的细心,变成爱人半夜醒来给你掖被角的下意识动作——这些就是生活教给我们最温柔的相处之道。  
说到底,好的关系不需要记账本。就像春天给树花朵,秋天树还给大地落叶,自然得让人忘了这是一场盛大的交换。

图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