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唐兵团由陈士榘、唐亮两位将军共同指挥,因而得名。该兵团成立于1948年2月,下辖第3、第8、第10纵队,总兵力约8万人,是华东野战军的主力兵团之一。1948年夏,该兵团奉命转战中原,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序列下作战,先后参与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等重大战役。在豫东战役中,陈唐兵团采取"围点打援"战术,配合中野主力歼灭区寿年兵团5万余人;济南战役期间,该兵团担任西线主攻,与山东兵团密切配合攻克济南。1949年2月全军整编时,陈唐兵团与粟裕兵团合并整编为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仍由陈士榘任司令员,参加渡江战役后转战浙赣线。
司令员 陈士榘(兼)
政治委员 唐亮(兼)
第3纵队,前身为山东军区第8师,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该纵队以鲁南子弟兵为骨干,作风顽强,擅长攻坚作战。在转战中原期间,先后参加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特别是在淮海战役中表现突出,参与围歼黄百韬兵团和阻击邱清泉兵团的战斗。1949年2月整编为第22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参加渡江战役后进军浙东。
司令员 孙继先(代)
政治委员 丁秋生
副司令员 覃士冕
政治部主任 刘春
参谋处长 马冠三
第8师师长 王吉文;政治委员 王六生
第9师师长 贺健;政治委员 刘伟;副师长 朱开智
第8纵队,前身为山东军区第4师,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该纵队以胶东子弟兵为主力,作风勇猛,擅长野战和运动战。在豫东战役中,第8纵队担任主攻任务,率先突破敌军防线;济南战役期间,作为攻城主力之一,率先攻入济南城。淮海战役中,该纵队参与围歼黄百韬兵团和阻击李弥兵团的战斗,特别是在碾庄战斗中表现突出。1949年2月整编为第26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8兵团,参加渡江战役后进军福建。
司令员 王建安(兼)
政治委员 向明(兼)
参谋长 张仁初
第22师师长 周长胜;政治委员 陈美藻;副师长 高文然
第23师政治委员 董超;副师长兼参谋长 陈宏
第10纵队,前身为山东军区第5师,1947年1月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该纵队以鲁中子弟兵为主力,作风顽强,擅长山地作战和阻击战。在豫东战役中,第10纵队担任阻击任务,成功牵制敌军增援;济南战役期间,作为攻城预备队随时待命。淮海战役中,该纵队在碾庄、双堆集等战斗中表现尤为突出,特别是在阻击邱清泉兵团东援的战斗中,以顽强防御著称。1949年2月整编为第28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参加渡江战役后进军福建。
司令员 宋时轮
政治委员 景晓村
副政治委员 刘培善
参谋长 赵俊
政治部主任 肖望东
副参谋长 王作尧
第28师师长 王德贵;政治委员 王若杰
第29师师长 肖锋 ;政治委员 李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