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字、书法——秦封宗邑瓦书

 柳谙花茗 2025-05-24

秦封宗邑瓦书,1948年出土于陕西户县,当时农民在浚通沣河挖沙时发现。专家考证《秦封宗邑瓦书》制作时间应为秦惠文王四年,即公元前334年。通长24、宽6.5、厚1-0.5厘米;泥质灰陶,呈板状,是在陶坯上刻字后烧制而成。现藏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

秦封宗邑瓦书,正背两面刻字,正面竖刻6行92字,背面竖刻3行27字,共119字,加上重文合文共121字。内容大意是秦惠文王四年冬十一月辛酉,大良造庶长游奉命将杜县从潏水向西到酆邱的一片土地封赐给右庶长歜作为宗邑,子子孙孙永远保用。

《战国·宗邑瓦书》正面拓片
瓦书正面铭文:
 四年,周天子使卿大夫辰来致文武之酢(胙)。冬十壹月辛酉,大良造庶长游出命曰:“取杜才(在)酆邱到潏水,以为右庶长歜宗邑。”乃为瓦书,卑司御不更顝封之,曰:“子子孙孙以为宗邑。”顝以四年冬十壹月癸酉封之。自桑□之封以东,北到桑匽(堰)。
    

《战国·宗邑瓦书》背面拓片

瓦书背面铭文:
 封,一里廿辑。
大田佐敖童曰末,史曰初,卜蛰史□手,司御心,志是霾封。

临习感受:
秦封宗邑瓦书,其字的构造基本为小篆,但还保留着一些大篆的痕迹,同时部分字已具隶书雏形,如“四、里、辑”等。书法纵向取势,字形一般呈长方形,圆弧笔画常以几折转刻。
用较粗的六尺整张毛边纸临习。尽力追求,苍茫磅礴、左右摇摆、大小不等、长短不一、疏密对比、自由奔放、随心所欲之原始状态。

临《秦封宗邑瓦书》铭文  97cm×180cm  2025年

临《秦封宗邑瓦书》铭文局部放大

临《秦封宗邑瓦书》铭文之二    50cm×180cm  2025年


“陶”字巴林鸡血石  双陶斋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