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甲午战争和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们的名称中蕴含了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历法系统的深远影响。 ![]() 天干(Tiān Gān)天干共有十个,依次为:
地支(Dì Zhī)地支共有十二个,依次为:
天干地支的组合天干和地支按固定顺序组合,形成60年一个循环的“干支纪年法”。每一年由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组合而成(也就是天干转六圈而地支转五圈,正好一个循环,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数,所以每60年为一周期)。 干支纪年,一个周期的第一年为“甲子”(如黄巾起义口号为“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为“乙丑”,依此类推,60年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结束后重复使用,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从甲子到癸亥共60对,叫作六十甲子。例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每个地支对应一个生肖,具体如下:
例如:2023年:癸卯年,地支“卯”对应生肖“兔”,因此2023年是兔年。 ![]() 天干地支的应用
![]() 最后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它不仅仅是用来表示时间的符号,更深刻地体现了五行、阴阳的哲学思想,并在中国的社会、文化、哲学、科学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天干地支的结合,人们能够感知宇宙间的自然法则和生命的变化,深刻理解世界的运行轨迹。 |
|